据报道,2009年,中石油下属子公司团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星城三期的上千套住宅。中石油随后以内部价每平方米8170元出售给员工,远低于当时周边每平方米23000元的市场价。如今,这些当年的低价房正在高价流向市场。北京房地产市场出现以“中石油干部房”名义出售的该地区二手房,其中部分二手房户型每平米售价达42927元,若以当年团购价计算其出售后的利润率超400%。
3年前,中石油超低价团购职工住房,就饱受舆论质疑。尽管,当时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中石油也对此进行调查,最后却不了了之。
当时,中石油职工以“团购”的名义坐享7折房价优惠,3年已过,他们又分享了楼市上涨的数倍红利。现在,这些房子的价格已经是当初购入价格的5倍左右,那些坐拥200平米等超大户型者收益恐怕六七百万不止。这三年做什么样的实业才会有如此暴利的回报,而这些中石油的职工们则相当于“躺着赚钱”。
这一起明显违背常理的“团购”迷雾重重,背后究竟存在怎样的利益输送?有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不应让公众继续猜疑,继续“羡慕嫉妒恨”。
首先,这些低价团购住房都给了谁?当时,中石油曾回应,团购住房是为了解决无房职工的住房问题。不过,当时就有诸多媒体报道,这批住房一开始的目的确实如此,可是,随着利益分配的不均,这些住房后来主要流向了公司的中高层。
现在,一些网上的中介信息显示,这些流向市场的二手房以200平米左右的大户型为主。中石油的普通员工竟然都购买这样的大户型住房?
其次,中石油以三折的低价购房,明显违背市场交易规律。如此低的价格是如何谈下来的,开发商为何会对中石油的员工如此慷慨?大家都看不懂。去年,绿城遭遇资金危机,给阿里职工的“亲友”团购价不过才92折。团购住房享三折优惠,中石油与开发商得多“亲”才行?
所以,中石油方面存不存在对开发商的其他利益补偿,一直就是舆论质疑的关键。2009年9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就曾提供了两个疑点:一是,在2008年,中石油向开发商冠城大通划拨了一批柴油;二是,具体负责团购事务的中石油子公司北京华油服务总公司与开发商签署了6亿元委托借款,这笔借款在2009年1月1日到期后,双方再次签署了《委托借款展期协议书》。
这两笔交易是否存在,如存在详情究竟如何,在中石油低价购房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均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如果属实,也就等于揭开了,拿公共资源向开发商和职工利益输送的通道。
时下,垄断等既得利益群体作为改革的最大障碍,已经成为共识。中石油团购住房一事历经三年没有真相,而相关人群坐享暴利收益。此事恰恰是一个和改革攻坚、突破相关的典型案例,有关方面应该介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详细公之于众,如果确实没有违规,只要如此,质疑或许也会平息。如果一直没有真相,在公众看来,这些中石油员工的房产收益也就一直缺乏合法而正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