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个海归小镇落户广州
海归小镇起步区创意效果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谭铁牛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第四任校长、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新滋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袁玉宇
11月29日,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落户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海归小镇将根据国家对广州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和产业实际,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引进5万留学人员来穗创新创业,发挥海归人才带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将在知识城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平台基础上,划出1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约25公顷。同时,组建园区运营管理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小镇将构建为留学人员赋能的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打造全产业链闭合,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形成国际化人才社区。
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落户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11月29日下午举行的欧美同学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发布了这一重磅消息。海归小镇将根据国家对广州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和产业实际,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引进5万留学人员来穗创新创业,发挥海归人才带动作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创新人才汇聚的新平台和新高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林霞虹、侯翔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在11月29日下午举行的欧美同学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发布了未来计划。
目前,欧美同学会正在全国布局建设海归小镇,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10个海归小镇。海归小镇建设将贯彻中央要求欧美同学会建设人才库精神,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选择经济活跃度高、产业前瞻性强的地区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留学人员组织的整体作用和留学人才的聪明才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基地。
在海归小镇的全国布局图上,广州奋力争先。在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公布了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落户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的背后,是一次面向创新的区域协同模式探索。地方政府提供资本,规划建设和提供物理空间,欧美同学会发挥品牌优势,做好桥梁作用引进留学人员。小镇将招聘完全市场化团队负责运营和管理,统战部门给予指导。
更具有想象空间的是,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的建设是海归人才与新兴产业的深度互动。根据《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到2021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实现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4%,可望成为广州未来在全球引领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汇聚高端海归人才,共同向生物医药产业发起冲锋。正在规划布局的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为广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创新人才汇聚的新平台和新高地。
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将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招聘专业团队对整个园区进行运营,发挥欧美同学会留学人才资源和创新创业项目丰富的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地引进优秀留学归国人才,推荐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小镇将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每年主办粤港澳大湾区论坛。
归国英才畅谈如何吸引创新人才
成立于1913年的欧美同学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留学人员力量、整合留学人员资源、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在近现代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谱写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辉煌篇章。在广东这片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热土上,欧美同学会汇聚一批又一批“海归”精英,引领创新创业发展浪潮。
“假如你现在还在海外,欢迎你回到祖国来;假如你已经回到我们的祖国,欢迎你跟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家们一起努力,建设我们的家园。”在11月29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欧美同学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以及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峰会上,多位重量级归国英才畅谈感悟,诚邀各界海归人才到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投身创新创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谭铁牛
紧紧抓住科技革新“关口”
谭铁牛,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谭铁牛是国际知名的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专家。20年前他放弃了国外终身教职,带领团队回国,虹膜识别技术实现多次技术跨越。此外,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基础理论,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谭铁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动能巨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第四次科技产业变革的先机。他认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时代是一个契合时代的课题,人工智能是全人类都在探索的领域,也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
他认为,过去几百年间世界科技革命发生了多次科技革新,每一次革新后就是产业变革。西方一些国家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会,率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谭铁牛表示,找风口不如抓关口,抓到关口就是拥有先机和开拓创新。智能化时代需要人工智能的牵引,要抓住这个关口,我们首先要理性务实,抓实基础研究,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生态。同时,我们要加快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和鼓励人工智能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
健全人才政策促湾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