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通人周末逛个街,看个电影, 顺便吃顿火锅的时候, 没人能够想象的到,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生活在以另一种逻辑运行。
这里没有未来,不存在希望,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贫民区里, 穷人们是被上帝遗忘的生命。
如果看到马尼拉的宣传片,任何人都会对这里的繁华印象深刻,香车宝马,高楼林立,不愧“亚洲的纽约”称号。
可是如果把镜头拉远,就知道装扮的如此豪华的就只有核心区的那几座高楼大厦。
围绕了这些建筑一圈又一圈的,就是密密麻麻的贫民窟。
在马尼拉有100多万居民,其中挤在贫民窟汤都地区的穷人,就占据了38%。
可以说这座城市的繁华,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吸取穷人的血液来铸就的。
更明显的证据,就是住在贫民窟里的穷人,只能以吃别人吃剩下的麦当劳为生。
这种丢掉尊严的行为,只要想一想就会头皮发麻,可在这里,不过是常态。
Josie的丈夫在19年前去世,她当时正做着清道夫的工作,可是因为怀孕,就被所在公司辞掉了。
从那以后只能来到垃圾场,做捡厨余垃圾的工作,就这样持续十几年,供养了整个家庭。
干这份活很不容易,垃圾场里的环境很糟糕。
想要进去只能通过一个窄小的通道,两侧堆着的各类垃圾,比普通的房子还要高。
空气里满是腐烂食物跟泔水粪便混合在一起的臭味,到处能看到四处乱飞的苍蝇,地面上也能看见白色蛆虫跟蟑螂。
Josie对肮脏的环境毫不在意,等到垃圾车来卸下东西,跟同事一拥而上开始工作。
甚至能一边聊天开玩笑,一边把混在纸盒、吸管、泔水、餐巾纸里的剩肉捡出来分类。
其中有肉的鸡块,就卖给加工的小贩跟工厂,没有肉的骨头就卖给饲料厂喂猪。
如果运气好,碰上完整的鸡腿肉类, 她就带回家里充当孩子们的晚餐。
别人浪费掉的粮食,就是她全家人的一顿饭。
在贫民窟里生活的穷人们,把这种食物称为pagpag。
这个词汇在菲律宾本地语言中,是“灰尘”的意思,如果说食物源于垃圾场,甚至是从灰土中扒出来,那这种形容还算贴切。
也说明这些人很清楚这些食物的来历:“只要有剩肉或是只吃过几口的,那就是pagpag。”
在挑拣剩菜时,她们要分辨食物究竟有没有坏,有个女孩说除了闻一下之外,她的另一个秘诀就是尝尝是否变质。
因为穷,明明知道从垃圾里捡到的东西不干净,她们却已经习惯了。
毕竟穷人实在太多了,这些pagpag很快就会被卖完,不管是在商贩中还是贫民窟里,都不愁销路。
一位曾经做过水果生意的婆婆,因为赚不到钱,就干脆听从朋友建议,卖起了pagpag。
刚开始的时候 ,她也会担心吃了这种东西不安全,总是听说有人吃了pagpag,结果上吐下泻生了病。
但她被人说服了:
只要用水冲洗干净,再经过高温蒸煮,这些食物是没有问题的。
婆婆感叹,也是因为这个她才做起了生意。
每天从凌晨四点开始处理食材,等经过水滚、蒸煮、翻炒后,再把pagpag装进不同分量的包装。
每份都能卖到0.4到0.6美元(2元到4元人民币)。
即使价格这么低,仍然有人跟她砍价,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难以想象,在了解到内情后,她在卖给自己邻居时,也会把钱算得少一点儿。
pagpag这种食物在常人眼里已经够恶心了。
可在这些穷人的世界里,却成了宝藏,正如视频里婆婆说的那句话:
“因为pagpag,我们才生存下去。”
每个人都知道,手上拎着的食物袋子里,曾沾过别人的口水,还跟其他垃圾放在一起过,可每个人都在自我麻痹。
他们会说:如果用正确的方式煮pagpag,吃起来就不会生病。
有些人吃了会生病,是因为那些pagpag没洗干净,或者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煮。
在侥幸中吃着pagpag长大,就是贫民窟孩子的日常。
当然也许贫穷是原罪,造成的影响不止这一点。
流经贫民窟的的河流上,遍地都是清理不干净的垃圾,孩子们会跳进满是致命病菌的水里,捡几个塑料瓶子跟纸杯。
为了能够卖点儿钱,哪怕呛了水都是无关紧要的,健康在这里完全失去了意义。
因为贫穷,好像孩子们的生命,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当贫穷从贫民窟蔓延到城市时,街头出现了带着所有家当,露宿街头的家庭。
走在马路上巡逻的士兵会要配好武器,时刻防范着窜出来的抢劫犯跟小偷。
在贫民窟附近, 犯罪的事情总是容易发生。
而贫民窟里的穷人也都心照不宣,明白自己吃pagpag的生活,要持续很久很久。
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定型,唯一敢去想象的事情就是多赚点钱,别再让家人挨饿。
也会尽可能地供养子女上学,因为这称得上是离开贫民窟的唯一途径。
但在菲律宾的竞争十分激烈 ,在最近这几年里,虽然经济在不断增长,可社会上的职位没有明显增加。
问题明显到,在菲律宾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失业,很多孩子只有考上全国最知名的大学,拿上奖学金才能不对未来发愁。
出身贫民窟的Hazel,在菲律宾资产最雄厚的银行,BDO金融银行工作。
因为她毕业于菁英大学,加上获得了奖学金 ,才能找到这种体面的工作。
但是她在下班之后,还是要回贫民窟中,六口人挤在一个房间的家里。
更多的人哪怕是读完大学,也赚不到什么钱。
Cener的职业是电子技师,可在尝试过很多次之后彻底失败了,现在他29岁了,只能靠着妻子不怎么多的薪水生活。
19岁女孩Joshua的目标,就是取得好成绩,找个好工作,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投资,接着进行创业。
现在她还没毕业,就已经在思考未来该怎么办了,因为如果国内实在找不到工作,只能出国试试。
(图源于纪录片《马尼拉的贫民窟》)
其实她的家庭在贫民窟里算过得去的,母亲是小学老师,每个月能赚上六百多新元。
可是因为孩子太多,每个都需要接受教育,整个家庭负债累累,入不敷出。
贫民窟里的人,想要挣脱枷锁逃出去,站在贫民窟边缘的人,想把手再往前伸一把。
身处这种环境,没有人会甘心,即使被所有人遗忘了,可他们还是想好好生活下去。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加波关注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