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投资大幅消耗现金储备,发生质变还需要持续投入。搜狗、阅文、虎牙、拼多多等被投资企业的纷纷上市,让腾讯从财务上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多角化”的投资布局大多停留在资本+流量合作的层面,并没有在战略上形成合力,更没有在具体业务上达成共振。
作为腾讯电商布局的两大代理人,京东股价自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40%,而不久前上市的拼多多也遭遇过山车,股价也从最高26美元回落到发行价19美元附近,跌幅超过了40%。
下半年,腾讯进军新零售的另一个代理人美团点评将登陆香港股市,目前估值据说已经从600亿缩水至350亿美金,为了做大收入规模美团连续三年提升商户佣金,暴露出巨大的风险敞口。
令腾讯如鲠在喉的是,在短视频、内容、游戏等领域遭遇了今日头条的凶悍进攻,竞争局势变得十分紧张,一向老成持重的小马哥也放下身段,亲自与今日头条老板张一鸣对阵。
当然,腾讯的亮点也不少。截至2018年6月末,腾讯移动支付月活用户就超过8亿,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40%。受益于腾讯在新零售领域的广泛布局,移动支付深入渗透到线下小额高频交易,线下支付笔数同比增长280%。此外,腾讯视频订购用户数达7,400万,同比增长121%,带动视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6%。微信小程序、朋友圈的商业化也推动社交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5%。
二、算法之争:腾讯vs头条
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流量的竞争,本质上来说则是对用户时间的争夺。
2018年上半年,中国新增2300万移动互联网用户,用户总规模突破11亿。一方面增速在放缓,上半年只有0.4%,另一方面增长马上见顶,用户规模距离14亿人口上限不远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留给互联网公司的增量空间趋近于零,它们不得不在存量空间搏杀了。
作为流量大户的腾讯首当其中。过去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最大的变化是,腾讯系app占用的用户时长第一次跌破50%,下滑6.6%,刚好是被今日头条啃了一个大口子。
为什么投入30亿弹药复活微视这个弃子?为什么不遗余力上马趣头条?微信公众号为什么改成信息流?今年上半年,腾讯至少80%的业务部署,都有一个明确的敌人——今日头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17年张一鸣还是马化腾乌镇饭局的座上宾,转过年来就成了针锋相对的死敌。
正如外卖干掉了方便面,短视频也打破了“qq+微信”对中国网民时间的主宰权。
2018年,平均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在网上花了5小时,看短视频的时间比前一年增长了4.7倍,短视频用户规模突破了5亿,平均每2个互联网用户中就有1个是短视频用户。
基于算法的推荐机制,让今日头条成了短视频领域的大赢家,抖音+西瓜+火山的组合,一举改写快手一家独大的局面,抖音一年时间用户规模暴涨14.7倍,强大的爆发力连腾讯感到莫名的震撼。
于是,腾讯迅速复活微视,微信全面封杀外部短视频的同时,对微视网开一面。一年时间,微视的用户规模就暴涨266倍。腾讯用户基数足够大,稍微开个流量入口,就能扶持出一个拼多多,何况还为此准备了30亿真金白银,微视再没有什么起色,可就说不过去了。
腾讯的强项在产品,QQ、微信、王者荣耀,单个产品的估值和盈利能力,完全顶得上一家独角兽公司。腾讯的公司文化、战略和组织结构也是以产品为中心,比如内部的赛马机制,三四支队伍分头行动,攻坚一个课题,谁做出成绩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这种成王败寇的内部竞争机制客观上催生了大批出色的爆款产品,但是硬币的另一面则是缺乏原创的动力,只有看到市场上已经出现确定性标杆的时候,才投入优势资源和兵力进行追踪模仿,做成了皆大欢喜,做不成就换下一个,从QQ、微信、腾讯微博、趣头条、微视,都是这个机制的产物。
今日头条的强项同样也是产品,产品的原创能力却领先腾讯好几个百度。理工男出身的张一鸣是增量创新的好手,用一套娴熟的算法机制颠覆了网易、新浪、腾讯主导的门户时代,今日头条异军突起,抖音、西瓜、火山三兄弟的爆炸式增长,再一次复刻了这套成功模板。
显而易见,微视是一个资本+流量催肥的产品,相比抖音、西瓜、火山,它不缺钱,更不缺用户基础,它缺的是灵魂——基于用户兴趣的算法推荐能力,而不是照猫画虎的模仿。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