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医药生物行业及资本市场周报(2019年1月28日~2月10日)

2019-02-24 05:14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一)大盘及行业指数走势

医药生物行业及资本市场周报(2019年1月28日~2月10日)

下表列示了本周大盘指数每日涨跌幅情况,并附上月初和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数据,供参考:

医药生物行业及资本市场周报(2019年1月28日~2月10日)

作为对照,下表列示了申万医药行业(一级)指数以及下面六大子行业指数同期的涨跌幅情况:

医药生物行业及资本市场周报(2019年1月28日~2月10日)

金证简评:A股开年小幅收红,然医药板块跌势依旧。截至本周五,上证综指本周微涨0.63%,报2618.23点,继续维持在2600点上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已达5%。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相继跟涨,分别收涨1.17%和0.46%,报7684和1271.27点。相比之下申万医药板块指数本周仅收涨0.07%,报5881点,做多动能远不及大盘,侧面反映出多方利空消息仍然对医药板块行情起着抑制作用。从累计涨幅维度观察,“六朵金花”表现会发现子行业之间分化加剧,仅化药和医疗服务录得明显涨幅,中药和生物制品跌幅明显。

板块估值方面,截至周五收盘后A股全市场市盈率(TTM)继续微升至11.70倍,而医药生物板块增至26.06倍,溢价率反而降至122.69%。各子行业估值录得微幅升跌,分板块具体数据为:化药26.14倍,中药18.26倍,生物制品39.97倍,医药商业15.95倍,医疗器械34.76倍,医疗服务73.33倍。

本周A股上市公司集中披露2018年业绩预告,受大额商誉计提影响,各板块上市公司出现大面积亏损,进而指数走势剧烈分化。在1月份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的143家医药上市公司中,43家业绩下滑超过50%,其中6家归母净利亏损超过10亿元,大额商誉计提损失是业绩波动的主要原因。不过剔除商誉影响,医药行业整体业绩依然稳健,稳定增长依然是主流。从长远来看,并购依然是医药行业不缺少的战略措施,如创新药械标的的收购、医药商业间整合、原料药横向纵向并购等。

而在政策层面,目前处于国家带量采购的配套政策落地阶段。1月17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正式发布,在推进节奏上,试点方案给了预期,明确提出“在总结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集中采购的覆盖范围,引导社会形成长期稳定预期”。在政策趋向明朗,执行落地过程中,我们认为市场将逐步重建对仿制药板块的认识。一季度板块整体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来自创新药械的增量正逐步进入兑现阶段,投资者对医药生物板块长期信心有望继续重建。

(二)监管与行业政策动态

1. 新京报:中国医药称上海新兴医药已全面停产,对上市公司影响较小

农历大年初一的2月5日,一份来自国家卫健委的《关于暂停使用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批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通知》在网上流传。该通知称,江西省卫健委疾控中心检测到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兴”)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号:20180610Z)艾滋病抗体阳性,截图如下:

医药生物行业及资本市场周报(2019年1月28日~2月10日)

该份通知后文提及,目前对该批产品的处理措施为:一是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立即通知辖区内医疗机构暂停使用该批号产品并封存。二是采购过这批问题产品的医疗机构,应当对已经使用的患者进行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三是各省级卫健委部门指导医疗机构配合药品监管部门作好相关处置工作。

次日,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发布消息表示,接到有关情况的报告后立即通报国家药监局,并要求全国各医疗机构暂停使用和封存该公司问题批次药品,做好相关患者病情观察和监测,配合药品监管部门做好情况调查和药品处置工作,“根据国际相关文献报道,结合该药品灭活病毒的生产工艺特点和产品PH值等因素,专家认为使用该药品的患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低。”

同日,国家药监局则在官网公布《上海新兴医药相关产品初步调查情况》,表示上海方面对涉事批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的艾滋病、乙肝、丙肝三种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江西方面对患者的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查阅工商登记资料得到的结果显示,新兴医药控股股东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600056.SH,以下简称“中国医药”),持股比例51%。受此事影响,中国医药于2月10日刊发公告,对相关事项进行专项说明。公司在公告中称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迅速派员进驻上海新兴医药进行现场督导工作,强调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要求上海新兴医药通知相关单位全面停止销售、使用、封存并召回问题批次产品,同时对问题批次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

此外,中国医药还要求上海新兴医药全面停产,全面排查问题批次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及质量控制全流程等各重要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违规问题,中国医药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要求子公司立即开展自查,并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核查工作;要确保生产和质量控制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目前,上海新兴医药已全面停产开展自查并接受相关部门核查,恢复生产时间尚不确定……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相关部门的现场核查工作及上海新兴医药的自查工作尚在进行中”中国医药表示。

根据中国医药发布的公告,截至2018年9月底上海新兴医药合并口径资产总计3.84亿元,占中国医药资产总额的1.5%;净资产总计3.61亿元,占中国医药净资产总额的3.6%。2018年1-9月,上海新兴医药合并口径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占中国医药营业收入总额的0.69%;实现净利润7183万元,归属于其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663万元,占中国医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的2.95%。“上海新兴医药经营规模及利润在公司占比不大,对公司影响较小。”中国医药称。

2. 证监会出手整治市场谣言,“新主席完善做空机制”曾导致创业板大跌

在2月1日的每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一反常态地未通报处罚案例,而是针对近期市场热传的“新任证监会主席记者招待会”传闻公布了核查与处罚结果。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有少数不法人员利用自媒体肆意发布针对资本市场监管政策和改革举措的虚假信息,经媒体网站转发后迅速传播,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对此证监会组织稽查力量,即刻开展全方位线索排查、溯源分析和调查布控等工作,现已初步查明,陈某、林某、王某等人及相关媒体平台涉嫌编造传播“新任证监会主席记者招待会”等虚假信息,违反《证券法》有关规定。下一步,我会将严肃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违法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