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25天停摆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宋亦桐)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停摆”再次刷新纪录。11月29日,央行宣布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已是央行连续25个工作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也是自2016年初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升级至每个工作日之后,央行在公开市场“休假”的最长纪录。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市场对明年美联储加息预测次数的降低,对我国央行来说,意味着货币政策受美联储的约束也在下降,不仅近期重启逆回购的可能性增加,降息的空间也有望扩大,预计明年央行降息的概率较大。
央行公告称,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也无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从10月26日算起,到11月29日,央行已经连续25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创2016年初央行宣布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频率至每个工作日以来的新高。
对近期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的主要原因,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左俊义分析认为,主要受市场资金面稳定偏松、公开市场没有到期资金以及人民币汇率破7预期下降所致。反映到资金面来看,央行连续第25日暂停逆回购操作,市场资金面仍保持宽松,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数下跌,其中,隔夜Shibor大跌27.7个基点报2.262%,7天Shibor持稳于2.65%,1个月Shibor跌0.21个基点报2.6969%,3个月期Shibor上扬0.54个基点报3.1094%。
临近11月底,央行逆回购操作全月停做的可能性正大幅上升。如果11月整月暂停逆回购操作,将是2015年5月之后的首次。有业内人士提出,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也与美联储加息与否有关。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加息三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月28日在演讲中提及,目前货币政策利率略低于中性区间,加息影响可能需一年左右体现。而上个月他的说法还是货币政策利率距中性可能还有“一段长路”。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在年底加息之后,2019年再度加息2次就会结束加息周期。
11月28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也预计,201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稳中趋贬”,贬值因素包括:美联储加息周期还会持续、中美贸易战升级对中国影响将逐步释放,贸易顺差或将进一步回落;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等问题。
在500金研究院院长肖磊看来,美联储的鸽派预期,会给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具体操作方面提供更大空间,预计未来重启逆回购的可能性较大。左俊义也直言,12月的美联储加息不会阻止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首先,年底资金面较紧,需要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平滑利率;其次,美联储加息会限制央行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因为资金利率抬升有助于缓解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意味着12月央行不会完全平滑资金利率,会让资金利率适度抬升,预计12月央行重启逆回购概率较大。
受美联储的鸽派预期,11月29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上涨逾百点,收复6.94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走低,抹平日内涨幅。截至下午5点30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470、6.9377。市场人士普遍预期,接下来央行或延续此前的操作思路,提高公开市场逆回购和MLF利率。“下一步,央行有可能通过降准、甚至一定程度的利息微调来支持整个中国经济。”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但央行货币政策的中性特点不能改变,仍要严防“大水漫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在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时间窗口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最佳盈利策略。
“随着美联储态度转为鸽派,市场对明年美联储加息的预测次数也在降低,对我国央行来说,意味着货币政策受美联储的约束也在下降,甚至打开了央行降息的空间。但目前国内货币政策的阻梗在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银行没有信贷投放意愿,预计明年央行降息的概率较大。”左俊义补充道。
(责编:李栋、朱一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