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黑色中式外衣,双目炯炯,须髯飘飘。63岁的香港著名珠宝艺术家陈世英风度翩翩。香港佳士得14日举行“陈世英平行宇宙个展”,展出了陈世英45年来创作的逾80件作品,不少作品运用了他的创新发明,如世英切割、翡翠切割润光专利技术、将钛金属应用于珠宝创作、石镶石工艺、世英陶瓷等。
在陈世英位于中环的工作室里,记者细细观赏了陈列在四周展柜中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雕塑和珠宝设计作品,并听他将40余年来的创作心路娓娓道来。
童年教会他拥抱转变
58年前,年仅5岁的陈世英跟随父母从福建来到香港。“这趟旅程,是我记忆中第一个人生大转变,大到足以改变我的一生。”陈世英感慨道。
初到香港,由于人地生疏、语言不通,他们一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童年的陈世英总是饿着肚子。直到9岁,父母终于在土瓜湾为他找到一所“天台学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设在大厦天台上的小学,学费只要2.5港元。学校楼下是一个菜市场,老师讲课时总是混着各种杂声,使他无法专心念书,他也因此成了老师口中“最无前途的学生”。
“人生无常而又无法抗逆的转变,教会我拥抱转变。”陈世英开始留意到世间的万变,他13岁辍学,当童工补贴家用,曾做过纺织工、小商贩、送货员,还卖过T恤。
快成年时,陈世英想要学会一门谋生手艺,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汽车修理工或是宝石雕刻。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并在1973年到一个宝石雕刻工厂当学徒,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刚好踏入宝石雕刻工艺的蓬勃期,这为陈世英的起飞插上了一双翅膀。
9个月后,他选择离开工厂,在住处的防火通道旁摆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独自开始了雕刻生涯。
独辟蹊径 追求完美
从1973年开始,陈世英开启了长达40余年的创作历程。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让他不停地跨界,他在多个方面不断尝试,并将创作推向极致。
在创作的第一个十年,他完全沉浸在中国传统图腾和不透光宝石中。他在模仿过去的历程中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但他仍旧觉得不满足,不安于现状。
1987年,在长达两年半的刻苦钻研后,他发明了如今在珠宝界享有盛誉的“世英切割”法。这种被称为“幻象雕刻法”的独特切割方法,以逆向思维为主导,结合精准的计算、宝石切割和360度的阴雕技术,可以在水晶内部创造出五面侧影,堪称巧夺天工。“世英切割”也因此荣获当年的香港珠宝设计大奖。
后来,他又用8年时间探索将轻巧坚硬而又难以驾驭的钛金属用于珠宝制作。“这个过程充满挑战,钛金属好像充满了魔法,你不能逼,不能硬来,你要将你的权力双手奉上,让它带领你的心。”陈世英说。
凭借对光的掌握和对玉石的丰富经验和透彻认识,他又研发出翡翠细化和亮度强化技术,并在2002年取得发明专利。这一技术使他设计出闻名遐迩的“悟禅知翠”胸针。这枚胸针采用上乘的帝王翡翠为蝉身,背面巧镶紫玉,蝉身颗颗翡翠珠都以精工镶嵌,又以彩钻捆边、红宝石点睛,钛造的蝉身肢干精巧逼真。
2012年,他带着这件作品到法国巴黎古董双年展展出。一位先生问他:“陈先生,这里所有的参展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有力的背景,你又有什么呢?”陈世英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有5000年!”
在材料的研发上陈世英也独辟蹊径,他用7年时间研发出硬度比钢高、密度比蓝宝石高的“世英陶瓷”,并于2018年11月在美国纽约举行了这一新材料的发布会,陈世英也因此成为首个成功把陶瓷打造成珠宝骨架的艺术家。
理念深富哲学意涵
记者在陈世英工作室看到一枚用“世英陶瓷”和黄钻、蓝宝石、钻石、镜片等制作的“时间之眼”吊坠,看上去像一只眼睛,同时却又是一副放大镜。透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表达了可见、未见与不见。
数十年来,陈世英的许多创作灵感来自自然、历史和佛教、道教文化等。
“他既深谙珍贵宝石之精妙,又熟稔地将中国传统美艺和远古传说深刻结合,赋予宝石新生。他的作品能让我们体会到中国的精神、历史、文化及哲学理念。”曾担任法国国家古董联合会主席的戴克成给予了陈世英很高的评价。
陈世英是首位在德国宝石博物馆和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个展的亚洲珠宝艺术家,作品曾亮相法国巴黎古董双年展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博览会,广受赞誉。
在香港佳士得举办的“陈世英平行宇宙个展”开幕之际,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说,陈世英是一位将美丽珠宝、精湛工艺和人生哲理完美结合的珠宝艺术大师。“这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趟旅程,是大家认识珠宝、体悟人生哲理和开阔视野的绝佳机会。”
陈世英不但重视传统珠宝工艺、中国文化,更将它们与21世纪的科技结合,追求创新、突破和完美的设计。“在我心中,珠宝是与人体沟通的艺术,完美的珠宝设计是大同世界,不分东西。如果珠宝作品形态和人体结构不能和谐统一的话,便是失败。”陈世英说。(记者丁梓懿 闵捷)
(责编:施麟、贺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