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产经 > 汽车 > - 正文

青岛双星为收购出了大价钱,韩国锦湖为何还“抵死不从”?

2019-01-06 20:38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青岛双星(000599,SZ)收购韩国锦湖轮胎一案迈过重重关口之后,目前还是陷入了僵局。

青岛双星收购锦湖轮胎

5月初,锦湖轮胎母公司锦湖韩亚集团方面表示,不同意青岛双星与锦湖轮胎债权人代表韩国发展银行(KDB)达成的协议,不允许青岛双星使用锦湖轮胎商标。

对此,青岛双星公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这一问题青岛双星没有新的回应,目前公司对于收购案的最新消息仍然是4月24日发布的“青岛双星成为锦湖轮胎最终购买者”。

而锦湖轮胎(中国)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收购案由韩国总部负责谈判,其并不清楚细节,目前中国的业务并未受到影响。

青岛双星收购锦湖轮胎一直备受业界关注。2015年中国化工以7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意大利轮胎企业倍耐力,成为中国轮胎企业实力增长的标志,而青岛双星收购韩国锦湖轮胎如果成功,将成为中国轮胎企业收购海外企业的第二大收购案。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距离双方达成一致视乎仍存在距离。

青岛双星收购锦湖轮胎


青岛双星为收购出了大价钱,韩国锦湖为何还“抵死不从”?

青岛双星2016年财报截图

青岛双星以小博大?

2016年初,曾有传闻称韩国九大银行(持有锦湖轮胎42.01%股权的债权人)欲出售锦湖的股份,包括印度阿波罗、日本横滨轮胎、青岛双星等在内的企业都在竞标名单内,其中,锦湖轮胎与日本横滨轮胎还有合作关系。

今年3月,青岛双星在竞争中胜出,与卖方代表韩国发展银行签订了《股份买卖协议》,在约定的先决条件满足的前提下,以 9550 亿韩元(约合59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发展银行及其代表的其他卖方共计持有的锦湖轮胎6636万股股份,占锦湖轮胎发行股份总数的 42.01%。

青岛双星在4月24日的声明中表示:“即使拥有锦湖轮胎的控制权,也将保持锦湖轮胎的独立运营,积极推进锦湖轮胎与现有员工续约。”

据《日经新闻》报道,数据显示,2015年,在全球市场中,锦湖轮胎的份额为1.7%,排名第14位,青岛双星的份额为0.5%,排名第三十四位;如果收购成功,青岛双星的排位将升至第十,超越中策橡胶集团成为中国最大轮胎企业。

青岛双星4月28日公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8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33.89万元,同比增幅达55.6%,净利润连续三年实现大幅增长。

青岛双星收购锦湖轮胎


青岛双星为收购出了大价钱,韩国锦湖为何还“抵死不从”?

青岛双星近1月股价走势

连年亏损的锦湖轮胎

尽管青岛双星去年业绩表现良好,并已与卖方代表达成协议,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对本次收购锦湖轮胎明显不太情愿。

早在去年,锦湖轮胎最大债权人股东决定出售所持锦湖轮胎42%的股份时,锦湖韩亚集团董事长朴三求已有所行动,欲通过相关渠道筹措资金重新购回公司,但直到其优先购买权的行权期到期,朴三求也未能筹到定金。而锦湖轮胎此番提出拒绝青岛双星使用其品牌商标,更是让谈判出现了僵局。

《日经新闻》报道称,2000年左右,锦湖轮胎开始逐步进行全球扩张,但是包括过度投资在内的战略失误导致该公司陷入现金危机。2009年经济危机时,为了避免破产,公司将其大部分股权出让给了银行。

但锦湖轮胎的危机并未就此解除。数据显示,2015年锦湖轮胎营业收入为3 万亿韩元(约合182.2亿元人民币),净亏损674亿韩元(约合4亿元人民币)。据韩联社报道,2016年前三季度,锦湖轮胎销售额同比下滑4.4%至2.16万亿韩元(约合131.1亿元人民币),亏损额达到549亿韩元(约合3.3亿元人民币)。

自2011年被央视“3·15”晚会曝光返炼胶问题后,锦湖轮胎在中国市场就面临一些负面消息。虽然锦湖轮胎并未公布其在华的相关运营数据,不过青岛双星在声明中表示,“锦湖中国是锦湖全球问题最严重的市场之一。双星将在收购锦湖轮胎后充分发挥双星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优势和影响力,以及企业转型和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尽早使锦湖中国轮胎的生产和经营恢复正常,并努力把锦湖轮胎打造成中国市场的高端品牌。”

随着如今收购横生枝节,此收购案最终走向如何,目前仍无法预测。不过,可以看到的是,锦湖轮胎所面临的问题并未解决,即便股权收购圆满,未来实现扭亏为盈仍存在挑战。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