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生活 > 娱乐 > - 正文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2019-07-16 14:02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法国诗人瓦莱里说过:“每个人都属于两个时代。”王家卫属于60年代,也属于90年代。2019年7月17日,是他的61岁生日,曾经的花样年华,转眼间年逾花甲。

文 | 北方女王

十一年前,李安参加纽约移动影像博物馆举办的《与王家卫的一夜》,回忆起第一次看王家卫电影的情景:

“我当时还在倒时差,看的时候,有一半的时间睡着了。我听着那些配乐,看着那些镜头,我都不知道我是在做梦,是睡着了,还是在看电影。

我只觉得,那是我看过的、最致幻的电影,像一场精彩的旅行。”

他向来善用诗意而风格浓郁的口吻,隐喻表达独有的氛围、孤独与味道,同时,每一个镜头都叙述着更为深刻的艺术意义。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王家卫的光影世界纯粹而迷人,他是在用电影写诗,而不是讲故事。

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个饮食男女,任凭自己心底的欲望与情愫疯长,却也难以逃脱情欲的泥淖。

他引用法国导演戈达尔的话,来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理解:

电影是你的第一个梦,也是你的最后一个梦。

李安口中这部“最致幻”的电影正是《阿飞正传》,王家卫拿下了金像奖及金马奖最佳导演。彼时的他时年33岁,正享受着这部影片所带来的荣光。

这时,王家卫的“骚气人生”才刚刚开始,并有无数个可能。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关于王家卫,许多人关注他的台词,关注他那总也摘不下的墨镜,关注他的拍片速度,却鲜有人想要了解,这个男人黑色墨镜背后的真实故事。

1997年,王家卫去戛纳领最佳导演奖。

身高1米9的他依旧戴着墨镜,傲慢地走上领奖台。你永远窥不见他墨镜背后的眼睛,到底在闪烁着怎样的思想。

屏幕前的画家陈丹青一看,说:“这不就是个流氓嘛!”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十年后,陈丹青和王家卫一起参加上海电影节,他又补充了一句:“王家卫是流氓加才子,带着一股江湖气,既坦然又大气。”

陈丹青所说的流氓气和江湖气,从王家卫看见世界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上海,是王家卫的精神故乡之一,他小时候在那里长大,以至于后来让张曼玉换了整整23套旗袍。

他对这座出生之城的情怀逐渐融合在日后的电影作品中。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旗袍、上海话、半导体收音机、交响乐、老洋房的楼梯扶手、树影斑驳的马路……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1963年,5岁的王家卫离开位于淮海路的上海的家,跟随父母来到香港,他非常清楚包括他父母在内的“上海人”的心态:

“这一群上海人还是带着上海的习惯、感觉,他们的世界就是怀旧的世界。”

王家卫孩童时期,便离开故乡上海来到香港,在他的记忆深处,失去了某些东西,以至于后来在创作的电影中,他一度尝试寻回那所谓的上海根。

他戏称自己是上海制造,香港加工出来的。

成人后,他在香港理工学院读美术设计时,一度疯狂地迷恋上了摄影。

1980年,王家卫参加了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制作培训班。刚出道当编剧时,他先是在黄百鸣的公司写剧本,但黄百鸣发现这家伙从不来上班,也没交出过作品,就把他给炒了。

失落的王家卫来到陈勋奇的电影公司,不久后又被炒了,原因还是拖稿。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后来加入影之杰,继续拖稿成性,老板邓光荣找他谈话,他却说自己当编剧大材小用:“我能不能当导演?”

这句话换来的不是又一次的炒鱿鱼,而是他的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

八十年代末兴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涌现了一批深受欧洲影响的导演,其中之一便是王家卫。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对错位和疏离感的偏爱,源于对香港这座城市的探索和寻根。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彼时大量令人血脉喷张的港片横空出世,吴宇森的黑帮电影、王晶的赌片、杜琪峰反应人性黑暗的影片,都不乏精彩的打斗、激烈的枪战场面。

而此时的王家卫却反其道而行,用充满诗意的镜头,刻画一个个百无聊赖的孤独角色。在这部处女作中,便流露出浓烈的文艺风格。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作为导演,只是试图在电影中加入一些东西”。

1988年6月,《旺角卡门》在香港上映,口碑票房齐飞,王家卫一夜成名,同时获选参加1989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一周”,邓光荣也跟着狠赚了一把。

这部反英雄情结的黑帮电影,在今天看来也许是最不像王家卫的作品,而他的才华已足够引人注目。

无可否认,他鲜明的个性,正在远离香港主流电影。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直到1990年,王家卫才拍出人生的第二部电影《阿飞正传》,在港片涌动的年代,三年才拍出一部电影,实属任性。

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梁朝伟......近乎是巨星如云,王家卫与邓光荣对此充满期待。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可结果不遂人意。

当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与周星驰的《赌侠》迎面相逢,其结果是《赌侠》大卖,《阿飞正传》惨败,上映不到两周便宣告休映,票房只收回了900万,还不到投资的三分之一。

梁朝伟在片尾的那几分钟,本是下一部“阿飞”的彩蛋,但因没收回本钱,胎死腹中。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可谁知,后来在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这部电影让王家卫拿奖拿到手软,5座金像奖、6座金马奖,也算是给了邓光荣些许名声安慰。

他的戏不是“拍”出来,而是一点点情绪磨出来的。

王家卫60年代传奇的开端,始于《阿飞正传》,关键时刻在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前的一分钟。

晃动的镜头、氤氲的环境、琐碎的叙事方式、喃喃的独白......王家卫创造了独具一格的个人风格,记录了潮湿城市中人们的孤独与挣扎。

他眼中的城市似乎总是不如它外表看上去那般光鲜亮丽。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当24小时便利店已然成为新时代的爱情规则,1994年王家卫用《重庆森林》来反驳,两段穿插交错的爱情故事,凸现了都市生活的偶然性与交错性。

在王家卫的镜头里,物欲横流的香港,展露出一种流浪悲凉的气质,像是时间的无涯荒野。

他让原本只会唱歌的王菲成就了荧幕上最经典的角色,也让梁朝伟成为金马、金像的双料影帝。

这个藏在墨镜后面的导演,始终有他的多种面相。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大约没有哪一部导演的作品,能同王家卫一样,嵌入记忆的同时,也嵌入了人们的意识与品格。

三年后,他在一个遥远的,与香港迥异的地方,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讲述一段两个男人之间的“春光乍泄”,最终选定张国荣和梁朝伟做故事的主角。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直男梁朝伟誓死不拍同性恋题材的电影,王家卫使出浑身解数,搞了一个假剧本,给他设定了一个喜欢的角色,就这样将两人骗到了异国他乡。

单纯的梁朝伟来到阿根廷,才知道一切都是一个“圈套”,角色是和张国荣扮演情侣。

为了使二人全身心投入到电影中,王家卫还将他们的护照扣了下来。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梁朝伟拍暧昧戏放不开,王家卫就在片场放音乐,让张国荣慢慢带他入戏,有时一场戏一拍就是一天。

原定两三个月的拍摄档期,拖到了半年。

张国荣眼看自己的复出演唱会时间就要到了,十几万张门票已经全部售罄,在距离开唱前几天终于忍不住自掏腰包买了机票回香港。

从喧闹异国言语的声音,到独自面对录音机无法言说的哽咽,王家卫用尽声色在颠肺流离的境遇里,让人感受到情欲与隔膜的温度。

里面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那句: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

后来,《春光乍泄》让王家卫首次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而梁朝伟则是继《重庆森林》之后,再次获封金像影帝。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王家卫的一部电影能拍多久?

《阿飞正传》拍了3年;《2046》拍了5年;《一代宗师》从立项到拍摄完成用了十年,因此引来了“一代失踪”的戏称。

拖到最后,《一代宗师》的预算严重超支,王家卫不得不抵押了房子。

他说:“我不是拖延,我是仔细,我只是想把中国人的人性美展现给世界看。”

王家卫仔细到每一帧每一秒都做到极致,最终呈现一个最美的民国江湖。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赵本山曾参演《一代宗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王家卫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外人看来好似‘精神病’,但其实是他对电影的追求,也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跟王家卫合作过的编剧都有被他支配的恐惧,因为不管是表演、对白、服装、音效甚至节奏,都要符合他的要求才行,而且通常是剧情说改就改。

正是对这种电影理念的执着追寻,让与王家卫合作的诸多大牌纷纷“怨声载道”,也令其他导演“刮目相看”。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李安曾说:

“我很想像王家卫那样酷,但我做不到。比如电影拍了几个月,几年,然后扔掉胶片,从头来过;比如演员撂挑子不干了,那就再找一个演员,拍另外一个结局,然后赢下各种奖项。”

刘德华拍完一场3分钟的戏份,全场掌声雷动,该片摄影指导杜可风更是连连惊呼完美,可王家卫只说了一句:重来!

事后他解释: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我需要在演员的表演中发现缺陷。

一部电影的长度,他竟可以用掉三部电影的胶片。

一个简单的镜头,王家卫会令张国荣重拍四十七次,连张国荣都不知道这四十七次究竟有什么不同。

张曼玉曾抱怨过不知在现场该何去何从,心直口快的刘嘉玲也曾当面质问导演:你到底想要什么?

他所寻找的一个感觉上的点与完美无关,甚至与剧情和表演无关,他仅仅在寻找一种转瞬即逝的情绪。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王家卫想表达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也许只有他自己知晓。

在《阿飞正传》里,刘嘉玲擦地27次,走近时能明显感觉她发丝间那一缕热气蒸腾,这就是王家卫想要的效果。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同样的,梁朝伟一句对白也要演27次,为此张曼玉不得不陪他对戏27次。

王家卫对他说,你看看张曼玉,再看看你自己。

梁朝伟第一次受了打击,回家哭了好几天。

刘嘉玲急了,跑去问王家卫:“为什么要这样欺负我男朋友?”

也正因为《阿飞正传》,王家卫把梁朝伟带入了表演的大门,尤其是片尾的那三分钟,第一次让他意识到身体表演的重要性,使他在后来的戏中更加收放自如。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拍《花样年华》时,王家卫又要不断“折磨”梁朝伟。

他对他说,这部戏你演的是中年男人周慕云,不能再走以前的青春路线了,你过了年龄这关就能成为马龙白兰度那样伟大的演员。

梁朝伟最终凭借这个角色,拿下戛纳影帝,是华人演员里的第一人。

去年6月,梁朝伟和王家卫的公司合作期满,双方解约,20载合作落下帷幕,王家卫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多年前,有一位朋友把梁朝伟托付给我们,多年之后我们把梁先生完美得交还给她。一段光荣的历史,我们不负所托,非常圆满。”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王家卫仍记得1988年,拍摄电影《旺角卡门》时,他第一次当导演,内心有些慌张。

他给好友张叔平打电话问自己该怎么导戏,张叔平笑着说:“反正大家也不知道你什么风格,现场又是你说的算,怎样舒服怎样来喽。”

现在回头看,这句话,王家卫受用至今。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许多人认为王家卫喜欢戴墨镜是想要“耍酷”,其实他是因为怕羞,现在已经习惯了很多。他是个感性的人,又怕讲错话,所以宁愿不见媒体。

一次做客对谈节目中,主持人公开要求王家卫摘下墨镜,以真面目示人。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在现场观众的呐喊下,他没有轻易就范,以退为进轻轻化解:

“墨镜可以说是我这么多年拍电影的一个代价。我一般白天写剧本,晚上拍戏,眼睛已经习惯了黑暗,如果摘下墨镜,你们不会看到我的眼睛,只会看到我的眼泪。”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个性,导致一份与生俱来的神秘感,令人更想要走近这个男人的电影世界。

法国诗人瓦莱里说过:“每个人都属于两个时代。”

王家卫属于60年代,也属于90年代。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阿飞正传》的故事始于1962年,终于1962年;《花样年华》的故事始于1962年,终于1966年。对王家卫而言,六十年代作为一个美好年代的代表,也踏上了消退之途。

正如《花样年华》临近结束的字幕上写的:

那个时代已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九十年代,正是MV普及的风潮时期,后现代成为香港时髦术语的世道。总是戴着墨镜,一幅酷样子的王家卫栖身其中,仿佛最适合不过。

时间的针脚走到2004年,王家卫用了五年的时间,在虚构的《2046》世界中,再一次陷入记忆的深渊中。

里面的主人公延续着旖旎的旗袍,无一不透露着旧上海的风情万种。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王家卫不过是一个捏着回忆不放手的大男孩。他称这是对上海人在香港故事的一个终结,以后不会再拍这样的题材了。

但,他还是食言了。

一个感性艺术家的精神乳母,怎么说抛开就抛开。

王家卫去年,开始拍摄由沪语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繁花》,并称影片全程沪语对白。

在香港电影圈里,王家卫被誉为“时间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像诗一样,零散的片段,独特的叙事却故意戳中你的软肋。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张曼玉曾将王家卫的风格形容为“一个苍凉的手势。”

王家卫的时间感觉,令所有历史感都被抽离,他的人物和故事,仿佛是动都市中的一座孤岛,在一个没有时代实感的时空出现和发生,最后留下一地碎片。

美国影评人理查德·考利斯说王家卫是“世界上最浪漫的电影人。”

是啊,每一个浪漫主义者,骨子里都是记忆的囚徒。

也许,《花样年华》片末的字幕已说明了一切: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个这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它能够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王家卫沉浸于怀旧与前卫之中,他似乎就是那个被命运的车轮推着向前行走,又是隔着玻璃窗不停回望的那个人。

他的电影故事其实并不像外界所传的如此“难懂”,一切都只不过是对一个时代的怀念,一个时间点的探索。

事实上,他自己曾说过:“我拍电影就是想把我做孩子时的喜悦、伤心、失落带给观众。”

2019年7月17日,王家卫这个“骚气”的男人,61岁了。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经过这么多年月的回忆与过去,既孩子又男人的他,眼角长出了沟壑般的鱼尾纹,看上去多了几分沧桑感。

在这个商业片气息日渐凝重的今天,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他却一直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光影艺术天地,执着于自己的文艺思想,他的电影捧红了很多人,也创造了许多常人未曾想过的奇迹。

1990年12月5日,王家卫执导的《阿飞正传》在香港上映,镜头下是六十年代墨绿色的城市,所有记忆都是潮湿的。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张国荣漫不经心地对张曼玉说:

“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29年过去了,王家卫回忆那一分钟,除了潮湿的记忆,更多的是满心的感怀。在《艺术人生》中,他看着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独舞的片段,在黑色墨镜下流了一滴泪。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不知他是在追忆那个孤独的旭仔,还是感叹逝去的繁盛时代。

那一刻,窗外岁月茫茫,时光仿佛回到了上海的弄堂里。曾经的花样年华,转眼间年逾花甲,王家卫61 岁之后的故事,或许会更加浪漫。

让张曼玉换23套旗袍、让刘嘉玲擦27遍地板:这个“流氓”导演,61岁了

部分资料参考来源:

1、潘国灵 李照兴:《王家卫的映画世界》

2、腾讯专访:《王家卫——勾勒欲望的魔术师》

3、《花样年华到2046的电影本体心理学解析》

4、艺术人生:专访王家卫 梁朝伟

5、一半梦幻,一半真实-由《花样年华》的“戏中戏”谈起

6、第一制作人:《年少不懂王家卫,读懂已是过来人》

7、NOWNESS现在:《当王家卫拍电影时,他在拍些什么》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