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收官,大S又贡献了一波金句:
不要为了传宗接代或者养儿防老这种荒谬的理由生孩子;
每个人都不必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小孩,除非你是真的爱小孩。
大S是76年的,第一个小孩在她38岁才出生。为了生小孩,破了十年的素食戒律,剪掉了心爱的长发,心甘情愿开始发福。到了怀第三胎,更是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如果不是为了爱,为啥要吃三遍苦、受三茬罪呢?
同样秉持“生娃不是必须的人生要件”的还有李艾,她也选择了做一名高龄产妇。
在遇到现在的老公之前,李艾其实不打算生孩子,但张徐宁诠释了什么叫贴心好男人。
《新生日记》里有一幕,张徐宁买了满满一桌的母婴用品,再分类做好母婴包。
还会经常趴在妻子的肚子上,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
生育这条路上,孩子爹的靠谱是让准妈妈打消顾虑的最佳解药,所以李艾下定决心高龄生产,还总结出一套上过热搜的生育观:
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不是找什么样的老公,找什么样的工作,而是给孩子找一个什么样的爸爸。
发现了吗?对70后、80后的明星们来说,生娃这事儿属于人生观层面的战略规划,是需要通盘考量的。
这种考量,除了选对“娃他爸”,调理好身体,还包括必要的物质准备和恰当的时机。
今年4月8日,赵又廷在微博上公布了高圆圆的怀孕喜讯,不到一个月之后,孩子就生下来了。
玉女添丁的医院是北京著名的和睦家,赵又廷和高圆圆选的是最贵的套餐,高达20万人民币。
但是定在北京生娃,本来就是高圆圆的老家,不用舟车劳顿,还方便家属帮忙照顾,算得上天时地利。
赵丽颖生孩子的时间也是巧得像是踩着点儿的——这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在热播,那边赵丽颖已经进入了待产状态。
这对白手起家的女演员来说,简直是无缝对接,事业&生育两边都不耽误。
马丽之前就说过,先攒几部质量不错的作品,然后才敢怀孕,这样不至于在生孩子的一年多内完全杳无音讯。
生育面前,人人平等。70后、80后女明星们为了生孩子掰着指头算日子,住最贵的医院,做足思想准备和妥当安排……跟同龄的职场女性其实没有分别。
另一边,90后好像“随随便便”就生了孩子,甚至连二胎都提上了日程。
在《新生日记》里,程莉莎问马剑越为什么要这么早生孩子,马剑越的回答是:有了就要了。现在不要,以后再想要,人家就不给了。
这句话显然说到了程莉莎的心坎里。
程莉莎曾经在节目中说过,自己因为想要二胎,打了一百多针,生孩子的愿望太强烈,弄得自己都快抑郁了。
备孕期间,马剑越时常会忘记自己是个孕妇,在家里一个高抬腿就开始跳天鹅舞。
什么均衡营养之类的清规戒律,对她基本无效——日常饮食就是跟老公一起在家叫外卖。
除了因为年轻,体能上有优势,90后似乎对待生育显得更加随意和从容,一切以顺其自然为主。
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她们可以自己选择生/不生。
70后、80后一代的明星,大多都是赤手空拳靠着自己的天分和努力,一点点挣下了事业。如果没有十足的经济把握,他们会格外慎重地对待生孩子这件事。
孙俪12岁的时候,爸妈离婚,她跟着妈妈,只拿到了2000块的抚养费。妈妈白天去商店做售货员,晚上还要去朋友的店里当清洁工。
15岁的时候,孙俪被送进了上海警备区战士业余文艺演出队,后来才慢慢从一个舞蹈演员转型当了演员。
邓超的家庭也不富裕,父母离异,爸爸带着他和二姐一起生活。
所以,“超丽嗨”婚后本来没打算要小孩,结果孙俪怀孕了,可是房子太小,等等生下来以后,硬是在客厅睡了一年。
被催婚催生的焦俊艳,也是被现实问题打败的。
跟爸妈的积蓄加在一起,才勉强付得起北京郊区的首付,现在还在还贷中。如果结婚了怀孕了,谁养孩子?谁送孩子?谁来顾家?
但同样的问题,到了90后明星身上,似乎已经不成问题。
93年的孙怡,现在孩子都已经2岁了。当初被记者拍到和老公董子健、婆婆王京花一起去孕检,顺带着还去郊区看了套别墅。
虽然没有豪宅的相关信息,但从他们平时微博的照片里就能看出来,装修得相当豪华。
孙怡的婆婆是著名经纪人花姐,多年的勤勉工作,为董子健和他的小家庭都打下了不错的物质基础。
董子健自己也蛮争气的,除了演技扎实,22岁就已经成了四家公司的总裁。当年作为《捉妖记》的联合出品人,一口气就给片方拉来了1个亿的广告资源。
现实层面的顾虑少一点,面对生育大事的态度就坦荡一点。家里多个孩子,多张嘴吃饭,不但不会让大人感觉到负担加重,反而会视为爱的礼物。
孙怡的演艺事业也完全没因为生孩子影响复出。
生完孩子以后孙怡接下的电视剧《人生若只如初见》、《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清一色的都是女一号,搭档的是韩东君、马天宇这个级别的小生,资源不降反升。
马剑越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虽然生孩子是顺其自然,但自己也并不是什么努力都没有做。
自己平时会上节目、还要经营奶茶店,帮老公打理酒吧的生意。手头上的工作都在进行,只是现在多了一项:生孩子。
至少在这一代明星身上,工作与生孩子已经不再是“两个只能选一个”的关系了。况且,即使怀孕了还能复出接戏、参加真人秀圈粉。
这种事情放在哪怕二十年前的娱乐圈,那是不敢想象的。
已经活成集体回忆的林青霞们邱淑贞们,都是在怀孕生娃之后隐退的。
当年章子怡拍《卧虎藏龙》的时候,光在国内就拍了六个月,还不包括演员私下为这部戏进行的武打训练。
如果在事业起步甚至巅峰期选择怀孕生娃,则意味着首先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其次会跟来之不易的机会说拜拜。
90后的年轻明星,其实跟当时的章子怡年龄相当,但可以选择的机会就多得多了。
真人秀录一次最多不会超过1个月,而且接近生活常态,不用被导演狠虐,可以兼顾事业与家庭。
小红书、抖音更是待在家就能做的事。
孙怡就经常上小红书打卡,马剑越甚至趁着怀孕推出了“小马推荐孕妈妈专用彩妆”的分享,可以说非常有商业头脑了。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既能维持人气,又能平稳地度过孕期,对女性就比较友好了。
二十年前外界的成见是:女性受制于生理因素的影响,一旦生育,势必退出舞台中心。
十年前心灵鸡汤就开始盛行,大家又开始提倡做“辣妈”,即使生了娃、当了妈要性感、要张扬、每天能量满满气场全开。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新的怪象又出现了——超级妈妈除了能带娃,还不耽误工作;全职妈妈把全部时间拿来陪伴孩子,干脆告别职场。双方还形成了鄙视链。
而孙怡们、马剑越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什么标签都不必贴,她们还是她们自己。一个女生,可以想跳舞就跳舞,想拍戏就拍戏,同样可以想生娃就生娃,想工作就工作。
还有比这种自由更爽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