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生活 > 娱乐 > - 正文

内地30年港台红人兴衰录:一场跨世纪的告别

2019-07-09 17:00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1979年最后一天,央视播放风光片《三峡传说》,片尾曲《乡恋》火遍全国。

不久,歌曲引起争议。由于李谷一唱腔太过柔美,各地报纸批判她“嗲声嗲气,靡靡之音”,唱出了资本主义的腐朽味道。

批判归批判,挡不住老百姓喜欢。3年后的首届春晚,央视热线被打爆,全国人民都强烈要求李老师唱《乡恋》。导演没办法,赶紧派人骑车回家去取伴奏带。

当年在内地,李老师红得方圆百里找不见对手。央广搞评选,全国群众最爱的15首抒情歌,她一人独占4首。放眼望去,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过,要论“靡靡之音”的流行,80年代初,还是邓丽君的天下。

同样是1979年,邓丽君发行《甜蜜蜜》,迅速破百万。通过台湾广播和海外走私,民间听到这种柔情音乐,一个个都为之痴狂。在羞于说我爱你的年代,邓的婉约唤醒了冰封许久的人性。这种唤醒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无法抵达的。一个又一个夜晚,大家听着邓丽君的歌,开启了漫长、曲折的二次发育。

虽然内地有《军港之夜》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但比起“你笑得多甜蜜”,总差着味道。而就在人们迷醉于台湾风月无法自拔时,香港的影视又让饥渴十年的老百姓发了狂。1980年,香港导演张鑫炎带着18位武术精英耗时两年完成《少林寺》。电影一上映,学校、工厂里的年轻人都差点去了少林寺,并以拥有一张李连杰的功夫海报为荣。

内地30年港台红人兴衰录:一场跨世纪的告别

李连杰贵为主角,拍片却只分到630元红包,一天补贴一块钱。可见当时内地演员地位。但也不怪人家,毕竟我们刚开放,什么新鲜玩意儿都没见过。李连杰不傻,转身就去香港发展了。留下喜爱他的观众,没能等到《少林寺2》,倒是等来了TVB。三个大耳光,一个接一个,直接扇晕了。

第一个就是《霍元甲》。“万人空巷”这个词最早就是为它造的。《歌手》上周董唱完《霍元甲》,李健为什么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啊?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句“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至今还能让人热血沸腾。

说实话,饰演霍元甲的黄元申长得也一般,但角色赋予了他太多光环,令无数观众沉迷。幸好第二年,坐拥20个编剧的《上海滩》登陆,看到穿风衣搭围巾的周润发,男女老少们这才明白什么叫风流倜傥,脸儿一扭就把黄元申忘了。1990年,黄元申突然出家当了和尚,也没人关心他为啥。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周润发的帅气和赵雅芝的颜值,青年男女们像后来的小孩儿哈韩一样模仿他俩的造型。《上》剧结尾,许文强已经挂了,就没打算写续集。剧火成这样,领头编剧陈翘英也没料到。

内地30年港台红人兴衰录:一场跨世纪的告别

从这时起,发哥建立起了他在内心观众心中不可撼动的一哥地位。这地位是如此牢固,无论风吹雨打,红人如何更替,他老人家只要披着风衣抡起机枪来回扫射,还是能为电影《无双》带来海量的话题。

什么叫时代巨星啊,啊?

02.

《上海滩》的歌词,是黄霑在电话里听着顾嘉辉的哼唱,花二十分钟写的。

1982年,日本修改教材遮掩历史,黄霑气不过,写了一首爱国歌。不久,遇到九龙电子表厂的张明敏,说你唱民歌,这首送给你吧。

这首《我的中国心》登上84年春晚后,着实抢了一阵风头。张明敏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若非特殊时期,《我》怕是很难爆发出那个量级的传唱度。黄霑的词好不假,但歌手还没到秒杀众人的地步。尤其在产量上,张明敏实在寒碜,几乎靠一首歌行走江湖。这样的红人,注定是会被遗忘的。

在这件事上,张明敏必须向《明报》的金先生学习,你至少唱一幅对联吧?

1985年,发哥刚脱下风衣,《射雕英雄传》来了。在《上》剧里出镜几秒的黄日华,让大家明白了什么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翁美玲甜脆得跟萝卜心儿似的声音叫起“靖哥哥”宛若彩铃。这部由王晶他爹王天林监制的神剧把TVB推向神坛,“无线五虎”之一的黄日华,成了最红的流量小生。

这份红,几乎是匪夷所思的,直到90年代《射雕》重播,街上还会播放《铁血丹心》各大小卖部里还有他和翁美玲的贴画。各种劣质文具盒、书包上都印着这对璧人的面孔。要是我没记错的话,当年读小学的我,还曾把翁美玲当过梦中情人。多年后,听见翁姐姐的死讯,心下一阵黯然。

内地30年港台红人兴衰录:一场跨世纪的告别

黄日华能那么红,多半得感谢金庸。虽然80年代金先生被内地视为毒草,但他的小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坊间传闻,十几家出版社,印了几十种盗版。从中学生到教授,早就尝了鲜。要不是1988年三联的沈昌文先生去香港见了他一面,金大侠不知还要损失多少银子。

90年代初,三联拿到授权,出版金庸合集。而经过港剧熏陶的内地老百姓,早已对郭靖、黄蓉、洪七公、梅超风这些名字如数家珍。诸如《笑傲江湖》《东方不败》之类的电影,无非是加深了民众对金庸的崇拜。自始至终,金庸未曾爆红于一时,但论影响力之深远,俘获粉丝之多,没一个港人比得上。

内地30年港台红人兴衰录:一场跨世纪的告别

而在他之前的1982年,台湾的琼瑶阿姨早在广州就打开了局面,将无理取闹的爱情渗透到广大中学生的阅读阵地里。没几年,她的盗版书飞往山川各个角落,令热极一时的“朦胧诗”相形见绌。青年男女被迷得茶饭不思。

琼瑶回大陆探亲时,受到的礼遇和明星没差。重庆工厂里的女工拉着她就不撒手,眼泪婆娑地感谢她写了那么动人的故事。那时,无数书商为了她的订单大打出手,跟黑车司机在火车站抢客人一样粗鲁。

看到后来那些耀武扬威的80后作家起来时,阿姨怕是在想:

“孩子们,你们那哪儿叫红啊?”

和金庸殿堂路线不同,琼瑶向来靠拢民间。金庸来内地,估计得把红毯铺到北大。琼瑶要是让北大铺红毯,李敖的棺材板怕都压不住了。

深谙民间路线的阿姨见大家热情,决心在内地开发影视剧。这一步踩的点儿可叫一个准啊。1990年,内地首部室内剧《渴望》播出,把收视率提到94个点,连小偷都回家看剧了。正是那时,“六个梦”之一的《婉君》杀青。

《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新月格格》,这些90年代熟悉的歌曲填词大多出自琼瑶之手。它们又帮琼瑶打开了二次转发的渠道。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