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倪妮的首部话剧《幺幺洞捌》圆满收官。
这场话剧,由《暗恋桃花源》导演赖声川操刀,倪妮一人分饰两角,长段日语、混杂贯口。从纪录片来看,确实可以看到倪妮对待全新舞台的用心。
但当话剧正式公演的时候,画风有点不太对。
剧情本子不错,演员完成度也还可以,可话题呢?大都集中在了倪妮的气质和韵味上。
评估一个演员的表现,不谈演技谈气韵。
对于演员倪妮来说,是喜是忧?
街拍模特,
倪妮。
提到倪妮,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高级感。
关于倪妮是如何成为高级感代言人的,还要从她那些迷倒万千少女的倪式街拍说起。
倪妮的街拍,各种胶片记忆色,主打温柔不做作。
时而是娇俏美女半夜不睡觉,在昏黄路灯大马路上穿着黑白复古格纹裙肆意穿行;
时而是偷跑去超市买酸奶的宅女,玳瑁眼镜一戴,抬手过头小心翼翼倚着购物车,慵懒森感午夜迷离;
时而是在迪士尼玩疯了的童真少女,不仅拿泡泡玩具枪喷出七彩少女心,连被人投喂的样子都软糯得清新;
……
自由随性、文艺浪漫, 每一帧要么像极了电影胶片,要么至少也是艺术生的课后作业。
这是倪妮的街拍。在当时各种工业量产的机场街拍令人审美眩目的情势下,倪妮那一张张富有生活气的街拍犹如夏日凉风,引人舒适。
在做作硬照的对比下,倪氏街拍成了一种另类的时尚。但这种另类,一下子跟高级感挂上了钩。
再加上典型的鲶鱼系长相,只需淡妆素颜、自然黑发,就能轻易彰显自身硬件优势。会哭会笑,镜头表现力强。
倪妮的高级感,仿佛更真实,生活场景的融入,也让人们觉得这样的高级感,很容易模仿。
高级的东西总是让人趋之若鹜。
于是不奇怪中国少女出门旅游前,一定会先预存“倪妮街拍构图”、“倪妮拍照姿势解锁”、“倪妮同款基础穿搭”。在网红摄影时代,还有谁没有向会拍照的倪妮取过经?因为大家都认为,她真的很会(被)拍。
模仿倪妮,就不会不高级了吧。
作为教科书式的拍照范本,倪妮无疑是成功的。时尚潜力,早已在那些活力无限的影像中浮现;大牌们的暗中观察,也有了结论——倪妮这张大气自信的脸,既能笑靥生花,不笑的时候,也有足够的气场。
市场是有的。
不然她不会前脚刚成为Gucci亚洲区眼镜形象大使,方脸吊眼裸唇目视前方下颌线够漂亮。
后脚就拿下蒂芙尼首个中国区品牌代言人,贴身剪裁红色亮片裙装婀娜多姿,Tiffany蓝伞一撑,温暖笑颜却不失冷艳。
像倪妮这类型的时尚宠儿,不管是拍杂志还是走红毯,总能有很强的存在感。如果我们非要具象地形容倪妮的气质是什么?那大概就是面对镜头的无所畏惧的高级感。
不过。
这仅仅是面对时尚镜头的无所畏惧。
谁还记得她是“谋女郎”?
倪妮出道之作,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
那时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语言传播系学播音主持的倪妮,既不是科班出身,样貌似乎也不算出挑。
你看这举手投足都流露出媚而不俗的玉墨,是不是和有点土气的倪妮八竿子打不着?
但当时白纸一张的倪妮还是被张艺谋选中,获得了十三钗的集训资格。
只不过在培训期间,谁都不知道自己会拿到哪个角色。而一直以为自己是备选的倪妮,更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出演玉墨。
当然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
秦淮娼女抽烟、喝酒、打麻将、评弹时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都到位了。
凭玉墨一角,倪妮获得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女演员等多个奖项。
玉墨的成功,在证明老谋子栽培手段高超的同时,也证明了倪妮做演员的潜力。
但出道即巅峰未必是件好事。
翻开倪妮的电影简历,最好的奖项也还是八年前的《金陵十三钗》。
剩下的,是零零碎碎的烂片。
《匆匆那年》,豆瓣评分5.6,海报确实有清纯女学生的感觉;但电影最后让人们记住的,也只是最后一袭红裙回眸一笑的身姿。
你只记得,她美哭了。
《我想和你好好的》,都市言情路线,评分险胜《前任3》,但矫揉造作的角色随便换个小花都能演出“如何作死前男友”的感觉。
你只记得,这也是倪妮的前任特辑。
最惨不忍睹的是和Angelababy主演的《新娘大作战》,看完之后大家都表示:
倪妮竟然没有大宝贝演得好?
百科演艺经历除了演了什么样的人物、是何性格,再无过多的内容可谈。
当然会有人说剧情也是一个锅,也会有人说,公司给她什么样的本子,她没有什么拒绝的权利。
但事实上,倪妮不是没有好本子。
《天盛长歌》、《雪暴》前期背景阵容都有不错的口碑。倪妮演的又如何?
一场哭戏,粉丝夸她演技炸裂,一个表情吊打Angelababy。
看起来是还不错。
但我再放张AB早期电影的哭戏,你们觉得怎样?
我想起《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倪妮和贝尔有一场感情戏,但她却一直无法入戏哭出来。
倪妮对哭戏的情感铺垫,显然没有自己的思考;而这个业务难关最后,是金陵整个剧组被迫停工,给了倪妮巨大的压力,才逼得她哭了出来。
倪妮不是没有可塑性,重点是主观能动性不够,缺乏对角色的钻研。
哭得好,的确值得表扬;但如果你把这个镜头放长,你就会发现,人物的情感是断层的,这种截断式表演方法只能算勉强及格。
短镜头的哭,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甚至滴个眼药水就行了。
倪妮自然也意识到自己的表演问题,在采访中她承认了《金陵十三钗》高起点后自己的演技仍需打磨。
力求上进说得动听,没有进步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于是倪妮大多作品带给人们的记忆点,最终也只能尴尬地回到造型的夸耀上。
你再看《雪暴》的海报,蓝底白字,就差没打上“高级”两个字告诉你,“我演得是不太好,但是我美得高级。”
不管有没有文字的辅佐,你都会觉得文艺范超出了角色本身的苦难感?
倪妮的高级电影脸怎么在拍街拍的时候有用,上了大银幕就不行了?Gucci广告里的那种自信,到了真枪实弹的影视中,全都一溜烟没了。
明明是个演员,却变成了时尚模特。
明明有一张为电影而生的高级脸,却没有与之匹配得当的演技。
为什么我们渐渐对倪妮的高级感感到乏味?不就是因为倪妮的街拍为我们构筑了一种片面的假象、一种华丽而短暂的体验。
一如她华而不实的演技,转瞬即逝。
明白了吗?所谓高级的街拍,不过是用精简的画面、巧妙的局部动作搭配上气质的脸蛋,最大程度地突出人物的高级感;这样的思路,与用简化的演技架空自己高级感的同时,还掩盖了演技本身的空洞,如出一辙。
你除了说她高级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高级感容易营销出位,但硬照上的高级并不意味着演得高级。
于是当观众回味起画框里那个人是个演员时,突然就发现了这些定格的画面,既没有生命力、也没有信念感。
倪妮的高级感,不过如此。
高级感并不能成为
演员的全部。
当我们夸一个演员高级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觉得她的形象很高级,重点是,她的演技,要打磨得很高级。
就像巩俐的高级和倪妮的高级,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
但如今高级感这个词,早早就把许多演员推到了高位。观众对于“高级感”的优待,让她们收获了良好路人缘,也收获了大量的时尚资源。
是的呢,我们不就吃“高级感”这套吗?
人人都拥有表演型人格,人人都在疯狂地为他人创造一个观赏性极强的自我。不奇怪对于高级感,我们崇拜过了头。
但“高级”对于演员的长久发展,真的有益吗?
当网上所有的舆论都聚焦在一个演员的穿搭是多么高级,妆容是多么出众上,这恰恰预示了一个演员的生存险境。
——演员的本职工作是演员啊。
没有作品,又谈何高级?
更不要忘了后来居上的人不是没有,大把的高级脸在时尚的门口徘徊。
总想着和流量小花们争食时尚资源加持自我,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倪妮来说,走实力路线会更加讨喜。
不难窥见,在“高级感”烂大街的当下,将倪妮冠以高级之名,不过是这个词本身的噱头,早就远远超过了倪妮的演技价值。与此同时,能带来一些快速的名利。
当当高级时尚网红就能赚得盆满钵溢,哪个演员还要踏踏实实地给你演戏?所以怪不得倪妮浪费了这张脸,皮相之谈的高级,上了荧幕能装逼就行。
反正她的高级感,不是你认可的吗?
事实上,倪妮的街拍根本教不会我们何为高级、何为气质。内在实质不够高级的人,才需要高级感的包装。
就像那些在朋友圈里量产的精致假笑照片,其实就跟没有作品卖弄韵味的倪妮一样,不过需要假象来伪装片刻的优雅。
就像那些在微博上拼命蹭上高级热度,话题符号一标、装扮跟上,却根本没搞清楚流行的意义是何的野生网红一样,拿了别人的高级生搬硬套,除了急不可耐的嘴脸剩下的还是焦躁。
蹭上了高级感这个热词,并不意味着真正的高级。相比于“让自己看起来高级”,避免沾染上高级感的歪风才是关键。
你该学会自矜。
难道没了高级感的伪装,我们就不能寻得真实的自我了吗?
这一刻,倪妮尴尬的街拍险境也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