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夏日的凌晨3点53分,他给自己的母亲发了一条微信,说:“我觉得是时候离开了”。
然后,他悄悄出了家门,不知所踪。
几个小时后,她的母亲醒来,看到这条微信后慌忙给他打电话,但是他的电话已经无人接听。她的父母赶忙买了当天飞北京的机票,同时拜托他们在京的一位老同学帮忙寻找。
这位老同学找到了他租住的地方,发现他人消失了。老同学找到了他的朋友,可是他的朋友也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没办法,老同学和他的一位朋友赶到警局报了警。
通过对附近街区监控录像的调取和查看,终于发现了他的行踪。当他的朋友、他父母的同学随着民警找到他时,他正在附近的河畔兀自发呆。
这个26岁决定去死的年轻人,在午夜的黑暗过后,于朝阳前推翻了自己的决定。
每一个宣称要结束自己生命,但最后却没动手的人,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往往都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尴尬主要来源于看客们的挖苦和嘲讽:
“你不是说要死吗?怎么不死呢?”
说实话,我并不认同这种态度。
上文提到的“他的朋友”,其实就是我。
在他失踪且联系不上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慌乱。而在最终看见他没事儿时,那感觉好像脑袋被人按进水里快要憋死的时候,对方让你换了口气。
事情发生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朋友们很少主动找他聊起这个话题。而他也开始正式服用对抗心理疾病的药物了。
巧的是,那天从警局出来回家后,在微博上我看到了一条消息:
“一位旅居国外的中国音乐人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车中,年仅29岁。”
可是,在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觉得十分难过。
在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内心所承受的是怎样的煎熬?我的朋友在给家人发出“诀别”的消息时,他也一定很痛苦吧!
在这个世上,可能永远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满是看客的世界中,稍不留神就会陷入绝望中。我们彼此之间,其实很难体会对方的悲喜。
你的内心于他人而言,不过是一处远方的景观。而对景观的感受,每个人又都不同。
去年6月份,甘肃庆阳一位19岁的少女在一栋大楼的8层欲跳楼轻生。楼下聚满了围观者,他们一边喊着“怎么还不跳啊”一边发出嬉笑声。
最后,女孩在看客们的掌声中纵身跃下。
今年4月17日,一个17岁的男孩从母亲的轿车中跑出,从高架桥上跳下;
6月份,一位陈姓少年因为取向问题,跳河自杀。
在这两条新闻下,有很多这样的评论:
无论是围观叫好的看客,还是指责少年的大人。他们的身上,起码有一个点是相同的:他们不会也不愿去设身处地的理解一下当事人的痛苦。
毕竟,不用说决定,当一个人产生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时,他的所思所想也许对看客们来说,都太多沉重。
所以,以至于我们都倾向于选择更轻松的方式,去点评和欣赏这类“景观”。
而愿意拨开迷雾,走入景观深处的,世人少有。
人各有各的痛苦,然而每个人感受痛苦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应当如何面对那些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呢?
也许一句话就能总结:同时尽全力理解他们的痛苦并阻止他们的行为。
而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已逝去的生命时,哪怕是作为看客,也请不要妄加评价与指责。
虽然人和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将他人之悲喜完全置之于自己度外,恐怕也不是一种好选择。
起码,我们需要一点同理心。只有尽力去理解悲伤的感受,才能尽可能避免绝望的再次发生。
人与人之间若是孤岛,也应当可以找到链接彼此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