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由国家电影局指导,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落下帷幕。
颁奖、致敬、抒怀,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以“梦的使者”为开奖嘉宾,引发电影之梦的奇幻遐思;以“国槐树·叶”为开奖道具,寓意艺术创作生生不息,欣欣向荣;以“北京生长”颁奖仪式,生发“北京国际电影节”扎根沃土的蓬勃生命力。历经八天的盛大展示和华丽绽放,全球的光影梦幻、舞台梦境、艺术梦想,在此刻融汇;中国的电影之梦、生命之美、国家情怀在这里生长。
本届电影节秉承“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宗旨,倡导“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理念,坚持“大师、大众、大市场”的风格特色,七大主体活动以及300多项相关活动贯穿“家国”主题,突出国际性、品牌性、前瞻性、开放性、共享性,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展示了北京这一东方影都的特有风采。集中体现为六大亮点:
亮点一:
深耕家国主题,文化自信更进一步
围绕“家·国”主题开展的展映、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寄托着中国电影人对民族、对国家朴素的情感。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一个有底蕴、有趣味的电影世界,充分体现了本届电影节的“家·国”情怀。入围今年“天坛奖”的三部国产影片《音乐家》《流浪地球》《第十一回》,最终收获三奖,在影片质量、工业意义上,均展现出中国电影的最新面貌,呈现出中国电影人的家国情怀。
“北京展映”精心设置“特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流彩时光”“镜寻东方”两个子单元,从多个角度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岁月变迁以及新中国电影取得的非凡艺术成就。作为“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特别推出的六大论坛之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主题论坛”探讨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和主流电影创作。
亮点二:
深耕影节品牌,扩展国际影响更进一步
本届“天坛奖”共收到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775部参赛影片,较之往届参赛影片来源更广,数量更多。经过层层筛选,“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从15部入围影片中评选出“天坛奖”十个奖项,比利·奥古斯特执导的丹麦电影《幸运儿比尔》获最佳影片奖,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凭借《日暮》获得最佳导演奖。定位为国际一流公众电影展映活动的“北京展映”,今年重点体现多国别特色,在全球遴选近500部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优秀影片,按照艺术赏析、大众娱乐、国际交往等不同主题设置了16个展映单元。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呼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展映”还以“一带一路”为串联集中展示沿线国家优秀电影作品。
此外,本届电影节还特别策划了“印度电影周”活动,展映两国经典作品和最新佳作,邀请两国著名影人参与多样的交流活动,深度推动中印电影文化交流合作。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电影机构与1.5万余名嘉宾,参加了电影节的各项活动,活动场面热烈有序,交流话题前沿高端。
亮点三:
深耕影视资源,话题引领更进一步
作为本届电影节七大主体活动之一,“北京策划主题论坛”深入探讨中外电影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策,吸引了业界和媒体界关注。其中,“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主题论坛”现场发布了《201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以及“2018年度‘批评家选择’十部优秀电影”;“艺术电影论坛”围绕“艺术电影如何更好地与观众的需求对接”展开深入讨论;“电影科技国际论坛”以“高新技术引领新时代电影高质量发展”为题,探寻世界电影科技发展趋势;“国际电影市场论坛”探讨强化影院经验管理、促进影院提质升级的策略方法;“互联网电影主题论坛”作为电影节今年新增论坛,国内主流互联网影业高管共同探讨互联网大电影时代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中印电影合作对话论坛”寻求中印电影共同发展的途径,进一步加强文化传媒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亮点四:
深耕北京市场,产业发展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