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关于“港片已死”的论调听到耳朵都起茧了。
这种说法,每年在象征着香港电影最高荣誉的金像奖颁奖典礼过后,尤为夺人耳目。
第38届金像奖刚刚落下帷幕,去年的大热门《无双》成为最大赢家,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7项大奖。
众望所归的同时,很多网友却表示除了《无双》,其他入围港片全都没有看过……
《无双》获奖后,没有热搜,没有刷屏,今年的金像奖又比往年更落寞了一些。
还有人说,就算是《无双》也有啃老、卖情怀的嫌疑,而且都2019年了,影帝之争怎么还是周润发、黄秋生、郭富城、吴镇宇这些“老面孔”?
香港电影,真的老了吗?
伴随着无数80、90后走过一整段青春的港片,黄金年代时它是神一样的存在,怎么就跌落神坛了?
01
说到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就不得不提邵氏vs嘉禾的“双雄争霸”。
抗战胜利后,雄心不减的邵逸夫出任邵氏掌门,从此香港电影迎来了春天。早期内地观众看到的引进片,大多是“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电影。
邵氏兄弟影业,简称“SB”,喜欢看港片的观众对这个logo一定不会陌生。
“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曾说,邵氏兴盛期代表的就是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就是邵氏。
邵氏家大业大,旗下明星无数。和当下的“天价片酬”不同,那时的演员和导演都是邵氏签约员工,领工资过日子,所以拍片成本很低。
而且,邵氏还垄断了片场和影院,随便拍个片在香港都能有好票房,外地再卖一卖,日子倍儿香。
辉煌期的邵氏影业,站在C位的就是邵逸夫
邵氏的悲剧始于,不太爱惜人才。
天天吐槽工资低的大导演李翰祥,终于还是跑台湾自立门户去了;邵氏最高智囊邹文怀也跟邵逸夫闹掰,另立门户成立嘉禾影业,跟邵氏对着干。
自己走还不算,邹文怀还挖走了邵逸夫的爱将王羽,翻拍邵氏名作《独臂刀》。
70年代初,嘉禾的《盲侠大战独臂刀》上映,邵逸夫抓住机会,怒怼邹文怀侵权,对香港电影影响深远的邵氏vs嘉禾“龙虎争斗”,自此拉开序幕。
邵氏经典《独臂刀》
损失多员大将,邵氏元气大伤。然而本该是自己的一块“肥肉”,邵氏还拱手让人了。
那时候,在美国的李小龙表示想回国内发展。财大气粗的邵逸夫志在必得,对李小龙的态度很是苛刻,好强的李小龙不干了。
知道邵逸夫和李小龙谈崩了,邹文怀闻风而动,派人到美国拜访李小龙,答应给他每部7500美金的片酬,满足他提出的所有要求。
李小龙被邹文怀的诚意打动:那我就先给你们拍两部试试?
说这话后的第二年,嘉禾的《唐山大兄》上映,邵逸夫肠子都悔青了。
02
《唐山大兄》创下香港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引发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甚至是欧美国家的轰动效应。
李小龙所呈现的动作风格完全和以往的功夫片不同,把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也掀起了香港的观影狂潮。
《唐山大兄》
仅5个月后,李小龙拍出《精武门》,将他的功夫魅力和民族情绪结合,破了《唐山大兄》的香港票房纪录。
李小龙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同样万人空巷,嘉禾赚了个钵满盆盈,邹文怀心里美滋滋。
那时候,成龙还是片场一名武替,是被李小龙“暴打”的龙套演员。
所有人都以为,李小龙的时代开始了。
然而不久之后,一代巨星李小龙离奇猝死,留下了永远的谜题和传奇。
成龙在李小龙电影里跑龙套
巨星李小龙的陨落,对嘉禾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过很快,邵逸夫未能慧眼识人,又将一位票房巨星拱手让给邹文怀。
这位投奔嘉禾的影星,就是邵氏旗下的“冷面笑匠”许冠文。
从1974年起,许冠文为嘉禾拍摄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等影片,票房甚至超过了李小龙的电影,三次打破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许氏喜剧令苟延残喘的粤语片重新焕发生机,嘉禾再次风生水起。
《摩登保镖》里的许氏三兄弟
为了对付风头正劲的嘉禾,邵逸夫又把出走的李翰祥重招门下。
李翰祥拍风月片,张彻拍功夫片,楚原拍武侠片……这时的邵氏依然是香港电影的带头大哥。
但真正让嘉禾迅速跻身国际知名电影公司,彻底打败邵氏,并改变香港电影格局的,是那位当年给李小龙当替身的龙套——
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成龙。
03
在许冠文被重金挖走之后,慧眼过人的邹文怀盯上了刚刚崭露头角的功夫小子成龙。
借助成龙及“七小福”的崛起,嘉禾成功让观众从邵氏的“美男子组合”狄龙姜大卫转移了目光。
“双子星”狄龙姜大卫,曾代表辉煌期的邵氏影业
1979年,成龙在嘉禾拍的第一部影片《笑拳怪招》就一举获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那时候,“双周一成”中的周润发还在演电视剧,周星驰还在做儿童节目主持人。
成龙一发而不可收,拍的片子全部成为爆款,也让邹文怀真正打败邵逸夫,坐上了香港电影的龙头宝座。
1985年,成龙达到了人生的高潮,他主演的《福星高照》《警察故事》等,占据了香港年度票房冠军的前四甲,这一年也被称为“成龙年”。
成龙电影里的高难度动作
下一年,曾被喷“票房毒药”的周润发,终于带着《英雄本色》异军突起,“小马哥”红遍半边天。
1987年,周润发主演7部电影相继上映,其中5部杀入了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前十,1987年也被称为“周润发年”。
第二年的金像奖上,发哥同时以《龙虎风云》《秋天的童话》以及《监狱风云》三部影片,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并最终获封影帝。
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也可能再无来者。
《秋天的童话》
接下来几年里,成龙和周润发继续火拼,两人风靡全港。
直至90年代,周星驰姗姗来迟。
1990年,只拍了1个月零7天的《赌圣》脱颖而出,狂揽4132万票房打破纪录,周星驰横空出世,并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成为香港电影的一面旗帜。
更夸张的事发生在1992年,周星驰一人包揽香港电影票房前五名,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能破,后人可怕也无法企及。
也就是说在整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基本上由成龙、周润发、周星驰三人轮流霸占,人们便将哥仨放在一起,并称“双周一成”。
“双周一成”制霸香江银幕,而这时候的邵逸夫干嘛去了?
04
实际上,80年代的邵氏影业已然风光不再,片场制度老化,创作保守,质量下降,旗下能够对撼嘉禾,却只有王晶的摩登喜剧。
反观它的老对手嘉禾,成龙的发展让嘉禾成为80年代后独领风骚的电影公司。
邹文怀和“七小福”中的成龙、洪金宝、元彪
邵逸夫眼看电影江山大势已去,深谋远虑的他,早在70年代就把精力转到发展“无线”电视事业上,举办的艺员培训班巨星辈出,香港小姐选美名满香江。
到90年代,香港电影公司已是群雄争霸,黄百鸣的新艺城、向华强的中国星、洪金宝的德宝、林建岳的寰亚、刘德华的天幕、李连杰的正东、王家卫的泽东、杜琪峰的银河映像……哪个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倩女幽魂》系列是新艺城的经典
1998年,嘉禾的釜山道片场被政府收回,好在政府又拨出一块地皮兴建影城,列出的各种投标资格,摆明只有实力雄厚的嘉禾一家符合。
嘉禾要想活命就需要这块地,而邹文怀也是志在必得。
可他没想到这事竟出了幺蛾子,已经停产多年的邵氏半路杀出,联合中国星、寰亚等六家公司抱团竞标,最后战胜了孤军奋战的嘉禾。
《方世玉》是李连杰组建正东公司后的首部作品
没了片场,公司起了内讧,北上发展又不顺利,曾经风光无限的嘉禾跌入谷底。
2007年,邹文怀宣布退休并将股份售卖,宣告香港曾经最大的电影公司就此落幕。
邵逸夫则更慢一步,他在2011年才把TVB售出,邵氏时代正式结束。
他老了,早已无心恋战。以前港姐选美,他每年都要站台,还能亲一下冠军,后来是握一下手,再后来他的手还是助理帮忙端起的。
“慈善大亨”邵逸夫和港姐李嘉欣、陈法蓉
2014年,邵逸夫去世。4年后,他的“死敌”邹文怀也走了。
嘉禾vs邵氏争霸数十年,势同水火,机关算尽,如今斯人已逝,恩怨情仇浮沉随浪。就像邹文怀的手机铃声: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05
邵氏和嘉禾时代虽然远去,但二者却为华语电影留下了超过1600多部作品。虽然其中有些是当年的赶工粗糙之作,但那个时代的风貌再无法复刻。
他们曾经代表着香港电影的巅峰,让香港一度成为好莱坞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
那时很多东南亚甚至是西方观众,都是港片的忠实影迷。观众对影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影院越开越多,东南亚和台湾市场供不应求,本土市场稳赚不赔。
1988年,韩国也开始对港片开放,让张国荣、周润发、王祖贤拥有大量韩国影迷。韩国人至今夸一个女孩长得好看,就说“长得像王祖贤”。
多年后在韩剧《请回答1988》里,仍可见“港流”对当时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