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互联网行业一直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996或许会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这是一句对行业潜规则饱含心酸的调侃,但在今年年初,由杭州某家电商公司在年会上明文搬上了台面:“工作时间从早9:30到晚21:00,每周工作六天,如遇到紧急项目,时间不限,工作家庭平衡不好可以离婚。”
等到近日,当看到来自程序员的反击——GitHub上的996.ICU时,不得不承认,996工作制已经像瘟疫般蔓延开来了。
这是一个由众多程序员共同在编的项目,不少程序员自发花费业余时间对这个项目的语法、格式删修增补。其中贡献率仅次于项目作者的程序员叫“bofeiw”,还是位在澳留学生,他的焦虑是:“一旦毕业回国,恐怕就要加入 996 的“码农”大潮里去。”
1.
身处澳洲的bofeiw,反应如此强烈,倒是让人好奇澳大利亚的工作制了。
在澳洲,政府规定的最长工作时间是每周38小时,可以低,不能高。法定的是五天工作制,但通常,人们的周末热情在周四就会开始涌动,主要原因在于澳大利亚是周薪制,每周四就是发工资的日子。
于是周末狂欢,常常从周四晚上就开始了,到了周五,宿醉之后无精打采的工作状态十分常见。在星期五中午,人们在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沟通时候,互道再见都已经开始使用祝你有个好周末作为结尾用语了。
当然,服务性行业在周末依旧会有人上班,比如一些政府机构,周六上午会开门半天,以方便周中上班的人办理事务。而这样的机构会采用轮班制,周末双薪严格实行到位,因此一些年轻人也乐于排班到周末,毕竟下周四就能拿更多工资出去浪了。
法国也有类似每周最长工作时间的限制。如果一周超过额定的35小时工作时间,就是违法。
尽管很多工作者对此甘之如饴,但另一面,它竟然也是一些人的桎梏:不少低收入者企图通过更多工作来赚取更多工资的想法,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虽然有议员鉴于法国的经济发展态势,主张允许劳动者可以多劳动,多赚钱,但在工会的阻力之下,根本批不下来。
众所周知,法国工会的力量比较大,而工会觉得延长工时会损害工人的休息权,这样工人和家人在一块的时间就会更少了,所以不同意。工会不同意,谁也没办法,动辄游行罢工,这些年来,也着实不少见。
安逸的工作时间和高福利让法国政府赤字严重,但法国总统一想有所动作,进行改革,反对的唾沫就能让他洗把脸。
2.
休息权至上的理念在欧洲人民心中有多根深蒂固呢,以至于在他们的游戏中都有深刻体现。去年,由波兰开发商推出的名为《冰汽时代》的游戏里,玩家扮演冰雪末日的背景之下的新伦敦市长。
在这里玩家需要做一个惨绝人寰的决定,那就是将工作时间从8小时延长,对于欧洲玩家来说,这是人性的拷问,道德的困境。但对于我们,这是不能理解的,都世界末日了,全民无休大生产简直是理所当然啊。
这大概是时代造就的文化理念不同。
还是来看看时代背景,在十九世纪初,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就已经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那句著名的“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剩下8小时归于自己”也是出自于此。
不过也只是提出了而已,欧文的话再怎么漂亮也不可能让资本家原地成佛,剥削也还是在继续。每天工作12到16个小时是工人的常态,比起现在的程序员有过之而无不及。
真正导致了转变的,还是工人运动的反抗。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美国工人罢工……终于在1889年7月,将三年前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5月1日,定为了国际劳动节。
“工作时间小于8小时”这份理所当然,是由血泪铺垫而来的,就算是世界末日,也不能夺取工人斗争胜利的成果。而“延长工时”对于他们来说,始终是有血海深仇的敌人。
3.
而在东亚文化圈,倒还没有这么尖锐的文化传统,如果是特殊时期,007(全天工作,一周七天)那我们就义不容辞的007。
具体是怎么拼搏奉献的没必要再谈,大家都太熟悉,只是在忘我的奉献精神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这才是不想被冠以“剥削员工”名号的资本家需要思考的。
日本的社畜一向是以奉献自己的企业为荣的,至少某一辈日本员工是这样,他们用企业为自己冠名,自称“松下人”“雅马哈人”……归属感可见一斑。
松下人所在的松下电器是日本最初提出终身雇佣制的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最初就给了员工这样的承诺,“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
二战之后,终身雇佣制在日本普遍推行开来。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终身雇佣制其实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种演变:员工对待公司有着某种忠诚度,而公司也会善待员工及其家人。
这是一种相互的关系,而非单方面的无理索取,等到榨干了一方的价值,便一脚踹开。这样的文化也是日本社会认同的,员工像武士一样忠心耿耿,玩命奉献,跳槽的人收入反而会下降。
就算是在企业难以为继的时候,要求员工做出牺牲,也不是理所当然。
1949年,战后的丰田汽车急需重建,但银行的贷款前提便是让其裁减冗员。但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不愿意裁人,甚至想自杀谢罪,但不裁员,就只有破产。最后丰田喜一郎的决定是辞去了自己公司职务,以作为裁员的表率,终于打动了员工,自愿离了职。
而对于企业来说,为员工提供好的福利、工作机会是他们的使命,无论倡导怎样的经营理念,都应以不作恶为前提。还是松下幸之助老先生说得好:企业是社会的公器。
当然,不管东方西方,公司员工为了自身利益与公司对抗、斗争的故事也都屡见不鲜,但不能否认,那些得以善终的,往往是领导人与员工共进退的企业,而绝非想着,你不接受996,总有人接受996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