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于洋
这是一家在国内飞速攻城掠地的酒店品牌,入华15个月,它醒目的红色logo已经出现在全国近300个城市,运营酒店超过7400家,客房数超34万间。门店数是如家、汉庭、7天三大连锁品牌,运营十年的总数之和。
它风光无限的背后是一众资本巨鳄的助推,软银、红杉、光速……11轮融资,总融资额约 17亿美元,估值超过50亿美元。其中,软银拥有其近50%的股份。
它先是因极快的扩张和下沉速度被称为“酒店业的拼多多”,近来又因盲目烧钱、数据造假、内部混乱等问题,开始被质疑为“下一个ofo”。
这是OYO,一家2013年成立于印度的连锁酒店品牌,创始人李泰熙(Ritesh Agarwal)出生于1993年,现在OYO的业务遍布全球500多个城市和10个国家,其中印度和中国是它最重要的战场。
在中国,“OYO酒店”无法在最大的两家酒店预订平台,携程和美团上被检索到,美团更是全平台禁止出现带有OYO字样的图片,并且要求已加盟OYO的店家摘牌。
外患之下,也有内忧。娱乐资本论的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通过采访和实地探访了解到,OYO存在:1,因入住率提升不明显,大量业主单边解约,佣金抽取不到位;2,内部管理混乱,派系林立,盲目追求数据等情况。
在前线,我们见到无数穿着OYO红色连帽衫的员工斗志饱满,高歌猛进地攻城掠地,而在后方,资本助推的高速扩张下,隐忧逐渐浮现,争议滚滚而来。
对 OYO来说,在中国,它的前方不是一次硬仗,而是一场艰苦并且长期的战争。
“以为是拼多多,
进去后发现派系林立,相互推锅”
“我去OYO是因为看它有点像拼多多,不然的话我根本不会进去。” OYO上海总部前技术人员张成(化名)回忆自己入职的初衷。
OYO被称为“酒店业拼多多”,因为其看上的是经济酒店忽视的中低端市场,依靠加盟门槛低,改造轻而快的打法,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地区,星火燎原般铺开,迅速跻身国内酒店业前四。
不同于加盟7天、如家等品牌,上百万的加盟费用和几个月的改造时间,以及地段、房间数等要求。加盟OYO,你只有二三十间房也可以,且只需拿出每月营业额的3%-8%作为佣金,用半个月的时间更换上OYO的门头、抱枕、床尾布、提示标识等,你就是一家OYO酒店了。
这么轻易就能从单体酒店变身为更有竞争力的连锁酒店,签约期也只有一年,很多单体酒店抱着“何不一试”的心态加入其中。
入职前,张成了解到的OYO就是这样,采用Uber的开城模式,扩张很快,员工人数直线上升,半年时间就从2000长到6000,一片欣欣向荣。
这让他想起拼多多,在做技术的张成心里,拼多多很牛X:“中国没有一家公司三年就上市的吧?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它起码有一股拼劲,有创业公司那种激情,做事情态度还是很认真。”
他入职后却发现,OYO内部存在“阿里系、摩拜系、ofo系、驴妈妈系……”等各占山头,派系林立、工作敷衍的情况。
“你去看知乎上有个帖子贴出来的bug,为啥会出现这么严重?就是因为相互推锅!”
在知乎“如何评论中国OYO酒店?”下面,有匿名用户去年12月留言贴出了几个OYO的APP问题:城市重复;"查找城市/酒店" 输入“沈阳市”,出来的酒店很多不在沈阳。
“之前APP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下载用完之后马上想卸载掉。 ”
我们在最新版本OYO的APP里已经看到没有这些问题,唯一不太方便的是,首页banner上的几个优惠活动,每次点进去都需要登录、输入手机验证码,点进去三个活动,你就要重复登录三次。
张成指出OYO的技术问题不只在于APP,从酒店前台的PMS系统、刷身份证的机器,乃至打印小票都出现过bug。
“打印小票,一个订单能打出长度50公分都不止,老板都要心痛死这个成本;更奇葩的是,学校周边的店有大学生来开房,身份证怎么刷都刷不上……”
他更加失望的是OYO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根据他过往的经验,很多线上事故是非常严肃的,放在其他互联网公司,负责人要挨处分。
“在OYO,每次出现事故,开完会说完问题,就不了了之了,态度敷衍,大家都是马马虎虎在做事。”
他5月份加入OYO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直接在钉钉工作大群即时汇报问题,故障很多,领导觉得不好看,改为不能在群里说,而是把问题发到指定邮箱。这在他看来是“不允许新来的人有任何疑问,很多人对产品不满意,不允许你说 ”。他最后对“酒店业拼多多”感到很失望,于去年12月离职。
因为派系林立、决策混乱,城市端的活动也受到影响。
很多酒店业主都经历过OYO前一天提出活动的奖励,第二天就缩水一半,承诺有上活动页的名额突然没有,协助推广的补贴迟迟不到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