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始终对“预言”的玄学力量着迷。
法国有《诸世纪》,一直预言到人类末日;中国古代有《推背图》,从唐开始,一直预言到未来大同世界。
今天不聊《诸世纪》,来说说离我们更近的《推背图》,以及袁天罡背后的男人,李淳风。
在中国古代,不乏有各路神通的大胆预言,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本唐朝李淳风与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
这本书图文并茂,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全书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看着跟连环画似的,但内容又绝不儿戏。
而此书诞生的缘由,据说只是因为太宗皇帝李世民某日突然兴起,让身边的两位天相家,也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来推算一下唐朝的气运。李世民很自信,他认为大唐帝国国运亨通,当然能千秋万代,只是想通过专业人士来证明自己的看法罢了。
李世民让李淳风与袁天罡背靠背,各自推算,防止他俩一起编故事骗自己。于是李袁背靠着背,就开始各自演算:李淳风用画的形式,把每甲子的大事记都以图像展现了出来;另一边袁天罡则是用诗来推算。两人就这样一画一诗,竟然还做到神同步,袁天罡的每首诗,刚好跟李淳风的画面相对应。
这边的李淳风年轻气盛,推算起来还一发不可收拾了,竟然从唐朝开始,越说越远,背后的袁天罡眉头一皱,转身推了推李淳风的背,说“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两人这才停了下来,作了结语。“推背”之名也是因此得来。
当然,这事儿也实在太玄乎,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多说为后人再编再写,常换常新,所以才与时俱进。现存的就有六个版本,真相如何,已难考证,不如大诗人崔颢早在几千年前的那条预测了来得神:“黄鹤一去不复返”。当然,这是玩笑话。
不过,据《旧唐书·列传二十九》的记载,李淳风似乎就武周代唐一事做出过精准预测。
说的是,在李世民时期朝野流传着一则预言“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听了也不太信,悄悄找来李淳风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主题是:真有这种事会发生?
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
李淳风直言不讳:臣掐指一算,此事千真万确。从今天开始算,不到三十年,就有人会诛杀李氏子孙,夺了你家天下。李世民宁肯杀错一百、不能放过一个啊:那我把宫中可疑分子全杀了?
李淳风立马劝慰:“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就是说该来的总会来,即使你杀了一个真命天子,老天爷还会再派一个下来,兴许会更加心狠手辣,这个险冒得会很大。这才打消了李世民滥杀无辜的想法,保下宫内无数人生命。
野史里还有更玄乎的说法:就在李淳风与李世民在进行这番对话的档口,还是小宫女的武媚娘,就在后宫的某角落里瑟瑟发抖。
这个事件,《资治通鉴》里也有写。
大概描述的是,听罢李淳风泄露的“天机”,太宗嘴上说着不杀,但还是忌讳起带武字的人,无辜的李君羡也因此被杀了。
不过,这事的真假也还是争论不休,清代赵翼看了史料,一眼就找出了里边的bug,既然料事如神的李淳风头尾都说是名女子,那干嘛唐太宗要杀一位男性功臣呢?
唐太宗何果于除宫外之功臣,而昧于除宫内之侍妾也?此不过作传者欲神其术而附会之?
抛开李淳风神秘的预言家身份,他在数学、天文、气候上的成绩倒是实打实的。别人其实是个正儿八经的科学家。
李淳风的老爸李播本是个隋朝的小县尉,后来觉得官太小了,当着没意思,辞官回家当了道士,注释《老子》,撰写《天文大象赋》,这些喜好,让儿子李淳风深受影响,不知不觉偏了科,毕竟那时候,儒家经史才是正统。
记载中,小李淳风“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走的就是科学家的路子,进的是国家科研机构,太史局。
太史局主要负责的是天文历法,那也不是常人能进的,李淳风能进去,是因为立了功。
在唐初,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修的《戊寅元历》,但里边有纰漏,对日食月食的预测都不准,当时也有人提出过质疑,但都反驳了。唯独李淳风,一口气提18条,条条有理有据,李世民这才下令核实,也发现了李淳风是个人才。
进了太史局,为了工作方便,李淳风重新改造了天文浑仪,加了黄道、赤道、白道三环,让观测精确了不少,让天文浑仪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并留下了一本专门研究浑天仪的《法象志》。
李淳风不仅是个天文学家,还是个数学家。唐朝为了培养专门的会计,增设了“明算科”,在国子监招收学习数学的学生。
要教学生,自然需要教材。
由此李淳风受沼主持编修了《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对后世东方数学影响巨大深远。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李约瑟博士称其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解”。
在皇帝眼里,李淳风几乎是全能的,这边编修了数学教材,那边又有了编写“五代史”志的任务。这一写,又是十五年。
终于等到能归隐了,李淳风也不停歇,继续写了《乙巳占》,获得了后人“听风师”的尊称。
书里,李淳风把风通俗的定为八个级别:动叶、鸣条、摇枝、堕叶、折小枝、折大枝、折木飞沙石、拔树及根。这比英国人蒲福定出风级早了近1000年,当然,李淳风的《乙巳占》就是后来蒲福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不用再赘言,关于这位既传奇又神秘的科学家,至今其实还有一个颇有趣的谜团——他的出生地到底为何处。
虽然普遍认为李淳风出生于岐州雍县,也就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但也有大量史书证实,或许四川简阳,才是李淳风真正的出生地。
《历代神仙通鉴》里就记载,时至隋文帝杨坚派梁睿帅兵20万攻进成都,百姓流离,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在路途中收留了带着孩子的袁氏,后来便又诞下了李淳风。
有句“岐山李播者”,就是证据。现在的陕西岐山当时并非叫岐山,而叫岐州。而简阳这边,也就是当时的简州,有一山名就叫“岐山”,就在简州西一里。《咸丰简州志》卷三地舆志是这样记载简州歧山的:
忠国歧山,在州西一里,宋州牧李大全死难于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