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真正令人艳羡的,不是光华四射的明星,是背后“弹指间灰飞烟灭”的影视大佬。
能捧你上天,踩你入地。
近日,香港电影大佬向华强乘坐劳斯莱斯,现身台北寒舍艾丽酒店,并于晚间在5楼宴会厅设晚宴。
就在向华强带着向太陈岚进入晚宴后不久,长子向佐带着“预备准儿媳”郭碧婷也出现在酒店门口,被媒体猜测是否好事将近。
其实,当晚参加宴会的还有向太的干儿子萧敬腾。萧敬腾经纪人Summer表示,这就是一般的家庭聚會。
频繁露面
从前,向华强十分低调,别说家庭聚会、就连电影发布会都很少露面,被称为最神秘的老板。
可是,哥不在江湖,却一直有哥的传说。“绑架刘嘉玲”、“欺压周星驰”、“逼成龙下跪”、“黑社会新义安龙头人物”等等无一不与他相关。
近年来,向华强一改常态。不仅多次接受采访,参加洗米华宴会,还大摆宴席,请了刘嘉玲、梁家辉、郑秀文、刘德华等一票明星祝寿。
昔日他们籍籍无名,仰仗向华强谋生,如今在娱乐圈德高望重。向华强一生的成就都摆在了这张寿宴台上,波光潋滟,熠熠生辉。
年届70,为了儿子,向华强还参加了综艺节目。
外界对他的印象,不再是《赌神》里不苟言笑的“龙五”、香港娱乐圈背后的神秘大佬、也不是传闻里黑社会老大,更像一个精神抖擞、晒着晚年幸福的老伙计。
他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样,说最大幸运就是娶了妻子陈岚。
电影大佬
喜欢香港电影的人,对向华强的名字非常熟悉。
早前,向华强的名字最常出现的地方是香港三级片片头的制作人一栏,旁边导演写着王晶。三级片曾几何时和黑帮片一样在香港电影史上大放异彩。很多红极一时的明星都拍过。如,刘德华、成龙、周润发、张国荣等男神们,朱茵、邱淑贞、刘嘉玲等女神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离不开向华强这个名字,也离不开他的中国星集团。
1984年,向华强和弟弟向华胜创办永盛电影公司。同时期,嘉禾、新艺城、德宝等公司已经在香港电影市场站稳脚跟。
为了跻身影视圈,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永盛签下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李连杰四星,凭借《赌侠》《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一些列电影迅速打开局面。
当年,主持儿童节目的周星驰迅速崛起。在1992年的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上,前五名电影都属于周星驰。如,《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等
永盛很快迎来鼎盛时期。上世纪90年代香港一年票房收入10亿港币,有2.5亿港币都是永盛的。
不过这种盛况仅维持了几年时间。
当时,永盛里,向华胜负责电影制作,向华强负责财务,向华强妻子陈岚负责艺人管理,王晶是执行者。
1994年,向华胜看空香港电影市场,退出永盛,跑去炒股。向华强将永盛资源转入永盛娱乐制作有限公司继续打拼。向华强任出品人,陈岚任行政监制。
1996年,向华强和陈岚4000万港币收购“星光娱乐”,与“永盛娱乐”合并成中国星集团(00326.HK),并在港交所上市。
中国星集团旗下的一百年电影有限公司,聚集了香港知名导演徐克、林岭东、刘镇伟、林超贤,拍出了《野兽之曈》、《蜀山传》、《河东狮吼》、《恋上你的床》等电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星集团也受到波及,举步维艰。2005年,港片低迷。中国星集团影片产量仅有8部,在香港及澳门的营业额同比下跌53%。
进入20世纪,香港电影大不如前。中国星集团大部分收入来自酒店及博彩业务。
鼎盛时,向华强捧红了周润发、周星驰、成龙、李连杰、刘德华、梅艳芳、刘嘉玲、张国荣等。
圈内流传一句话,“平生不识向华强,变成大牌也枉然”。
黑帮老大
向华强在娱乐圈称王称霸,有人说他依靠的是黑帮力量。
向华强的父亲向前人称“九龙皇帝”,是国名党军统少将,戴笠的得意门生。抗战胜利后,向前在香港创立义安工商总会、太平山体育会、义安公司、新安公司等,成为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新义安。
出身这样的背景,难免被人质疑。
向华强家族非常有钱。粤剧名伶邓碧云、吴楚帆都是向家坐上宾,也是向华胜最早接触到演艺圈名人。
不过向华强自曝,家里有13个孩子,自己是第三房太太所生,自小在家族中不受重视,发誓要飞黄腾达。
向华强4岁时,向前因被控涉嫌组织黑社会及从事非法政治活动、特务活动,被驱逐出境,迁居台湾。次子向华炎接手帮会事务。
向华炎人称“四眼龙”,其前妻吕乐华的父亲吕六,是“五亿探长”吕乐的叔父。吕、向两家是世交。
向华强出品的《五亿探长雷洛传》及《跛豪》中涉黑探长雷洛的人物原型就是吕乐,开启香港电影传记片的风潮。
香港黑帮有四大家族,分别是14k、四大、和记、潮帮。新义安属于潮帮分支。
上世纪60、70年代,14k是香港四大黑帮家族第一。到了80、90年代,新义安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四大家族之首。香港的黑帮电影也逐渐风起云涌。
鼎盛时期,新义安成员接近10万人,“管理”着香港香港至少7000多间餐馆食肆、娱乐场所。甚至1050余辆小巴及香港现有的各间大型巴士公司中,都有新义安会员插手,每年可从中收取上亿港元。
新义安内部,上尊“龙头大哥”,下设“五虎”、“十杰”,其下分支设“坐馆”和“渣数”,一级管一级。
1997年,香港回归前期,大量黑帮人员金盆洗手,通过投资洗白身份。据14K代表人物潘志勇表示,80年代,黑帮“产业升级”,黑帮成员排队买房,成为一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