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是冬日的暖阳,能解人之困、救急人之难,给陷入困境的人们带来温暖、坚持、希望。
慈善公益是社会分配的调节器,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动机。慈善的观念在我们心里依旧日益深入,以“无忧筹”“轻松筹”“水滴筹”为代表的众多爱心筹款平台,已经为社会这座熔炉里添加了善意的降温,让无数患者得到救赎。
过去互联网快速更新迭代,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演进升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渐成熟,互联网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更加深入。由此带来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信息消费正从1.0阶段加速向2.0阶段跃迁,即从“信息的消费”转向“信息+消费”,由侧重于在线购物和硬件产品的1.0时代,迈向线上线下各行业深度融合的2.0时代,网约车、外卖、O2O上门服务、共享单车、爱心筹款等新互联网+生活不断涌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的线下现场联动组织捐款,已经慢慢被“互联网+慈善”的爱心众筹模式取代了,新模式更高效、更方便、更透明,为社会和谐稳定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现实生活中,缺乏医疗健康保障的中国人,过的是战战兢兢的日子,一场大病就能让一个家庭轰然倒下。
根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国内首份《健康保障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目前潜在癌症发病风险人群超过277万人,癌症的平均诊疗费用在30万-50万不等。除去保守估计的基本医保报销范围,预估还需要2493亿至4155亿元。再加上因意外伤害所产生的诊疗费用,需要的资金在万亿以上。
即便是在拥有基本医保的条件下,大部分民众尤其是绝大多数低收入人群都难以负担得起一场大病所带来的诊疗开销费用。截至去年,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有388.2万户
。
在公益发达的美国,普通民众捐款占据慈善捐款的70%。除去低收入人群,绝大部分人都把捐款看作一项正常的家庭支出。
在公益发展的中国,这一趋势也开始显现,普通民众正在逐渐成为个人捐赠的中坚力量。近三年,小额捐款年均上涨20%以上。
无忧筹就是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日益规模扩大,更多的普及服务优惠到广大的患者群体。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已经帮助2万多个家庭找到治疗的希望,得到超过7300万人次的爱心捐款。这种“指尖上的公益”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已经慢慢普及,深入到了生活中。
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生活中也有利有弊,由于信息的传播没有门槛,信息来源无法保证真实准确。那么在初端来源上就得把好关,规避案例虚假的风险。无忧筹初衷就是坚持用心做好行业口碑,哪怕为此牺牲飞速发展也在所不惜。
平台对于每一例诈捐骗捐现象都是零容忍,是唯一一个真正做到,每一个患者都是由一名志愿者,对接负责审核。不管需要付出多少的人力代价,多少的时间成本,也要牢牢把控住爱心传递是流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任何行业都是信誉为本,爱心更是应该无任何糟粕掺杂。这种口碑模式真正做到了0诈骗捐记录,不过这种无法复制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衡了平台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不利用互联网的红利期,先扩大规模,再慢慢修补漏洞呢?“这个问题我们一开始也与各公司创始人、CEO顾建勋也一起讨论过,不过后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达成了共识,几乎没有争论,一致决定先做好口碑,完善好服务再考虑利用互联网的红利迅速扩大规模。“无忧筹推广负责人相海鹏这样说道。
他还说“我们在做的是公益,每一个行为可能都会影响到生命。与别的行业不同,即便一个普通工作上的疏忽,或者系统的漏洞都会影响到现实社会中患者家庭的身心健康。每走一步如履薄冰,也正是这种心态,我们细致贴心的服务才会对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更多的筹款、更多的帮助”
这种精致的运作模式把每个患者的筹款做到了极致,效果也是其他筹款平台的几倍,有付出必然是会有收获。平台坚信只有做好真正的口碑才能做到最有效的传播,才能把做好互联网下沉,使互联网真正深入到用户的生活中,为他们带来更好更方便更和谐的生活体验。
公益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朝一夕的简单行为,只有把公益当成一种习惯,把内心的善念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在慈善的路上才会走的更远。以慈悲之心践行慈善,在公益之路上散播爱的种子,正确传递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