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看最近热播的新剧?
《都挺好》
看到海报上其乐融融的一家人,笑的笑乐的乐,再加上充满无限美好的剧名,你以为这是一部轻喜剧?
恰恰相反,如同这部剧一样。看似一切都好,实则都是表面现象罢了。
就像一个伤口,肉眼瞧着没事,一旦撕开就是流不完的浓水,里面淌着的不止坏死的细胞,还有身躯里完好的血和肉。
橘子君起初看这部剧是因为刷到了这张图▼
五句话,一句比一句扎心,一句比一句让橘子君感到困惑。
第一句话,弱化女孩的性别;
第二句话,强化男性哥哥的性别;
第三句话,貌似是学习美国的家庭教育理念;
第四句话,但女孩再怎么努力也终究逃脱不了嫁人的命运;
直到第五句话,才懂前面四句话隐藏的意思——
你是个女儿身,长大了终究要结婚,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了,养了这么多年都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这么多年该尽的义务我也做了,以后我也不用你来养,我有儿子就够了。
你能听出来吗?
话里话外都透着浓浓的封建时代思想——重男轻女
但凡微博搜一下「都挺好」的关键词,跳出了都是一众网友大呼“气死了”“真的好气”的字眼。
《都挺好》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家庭的故事。
爸爸苏大强,妈妈苏母。
别看苏大强叫“大强”,其实窝囊的很。
老婆往东他根本不敢往西。哦,也许还用不着提什么敢不敢的问题,他连想都不敢想。
老婆骂他窝囊,他正襟危坐一脸受教的表情,不怒也不言。
训完之后呢?
他嬉皮笑脸往对方身上一靠,乐得和什么似的。
二人育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
大哥,苏明哲
(成年后、成年前)
二哥,苏明成
(成年后、成年前)
三妹,苏明玉
(成年后、成年前)
幸福吧?
苏母也这样觉得,除了有个碍眼的家伙,就是自己的小女儿苏明玉。
一个母亲,有着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是无限的宠爱。
对自己的小女儿,是无限的冷漠。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盘子里的鸡腿,一个夹给大儿子,一个夹给小儿子,独独不管小女儿。
小儿子周末放假回家,颐指气使的让自己快要高考的妹妹洗衣服,结果遭到拒绝,苏母一脸女儿不懂事的模样赶着让苏明玉把衣服洗了。
苏明成说同父母想要2000块出去旅游,美名其曰为“借了会还”,话音还没落,苏母直接豪言——
借什么?不用还!这次妈赞助了!
2000块,说拿就拿,苏母够财大气粗的吧?
但轮到苏明玉了呢?
要1000块补课,苏母百般不情愿甚至觉得贵。
一个娘胎里出生的,差别对待到如此地步,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还有更让人想骂脏话的事。
大儿子苏明哲考上了斯坦福,一年15万的生活费用,苏母为了让自家的儿子光宗耀祖,卖了一间房。
谁的房?苏明玉的!
关注橘子电影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movie),发送“电影资源”,获取橘子君推荐电影资源,坐在家里看经典大片!
满满的不牺牲你还牺牲谁的优越感,满满的没了你家里会有更多钱的责备语气。
如此大张旗鼓的支持家中儿子的学业,轮到苏明玉身上了呢?
就变成了——
一个女孩子,上那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啊!
这是什么没脑的逻辑?
不仅如此,逼迫本有希望考上清华的女儿去到了师范学院。
这样的神情仿佛慈祥的母爱在散发着光辉一般,实则你看看苏母口中的一言一句。
“给你争取到一个师范生的免费名额,不用交钱”
“咱家哪有那么多钱啊”
懂了吗?
在苏母的心中,女儿就是败钱的玩意儿!
所以她宁愿砸锅卖铁供大儿子上外国读书、求人找关系让二儿子上二本大学,进入社会后求得一个铁饭碗,也不愿给自己争气的女儿多花一分钱。
一切,都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祟。
而这个理念的背后,只是一个多年来亘古不变的认知——养儿防老
在千百年来被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父母眼中,我养你长大,你养我到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或者换一种更可怕的说法,生儿育女是一种长远型的投资,也是为未来买的保险。女儿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指望不上,只有儿子才是真正依靠的支柱。
但养儿防老,只是父母对于老年生活的美好希冀,但事实如何?
连着打了十个小时麻将的苏母因为长时间的疲劳加兴奋过度,突发心梗离世。而死之前,身边只有苏大强。
见到谁了?
是见到整日黏在自己身边的苏明成还是远在国外的苏明哲,还是被她伤透心的苏明玉?一个都没有见到就撒手人寰了。
在世前,每个月补贴已经自立为家的苏明成,一笔笔的账光见出就没见回。
而一直被苏母左右提防的苏明玉呢?
苏母死后,张罗着后事,买了墓地出了葬礼钱。
如果说苏母在世,苏大强还有个人相依为命,但苏母的去世,就真能体现出「养儿防老」到底是对还是错。
生前苏母为了躲避伺候苏明哲的妻子非非坐月子,编了一个「耳水失衡」的毛病避开了。
当非非知道实情之后,极力反对苏明哲想要把苏大强带到美国的决定。
因果轮回,当年苏母欠下的债兜兜转转回到了苏大强的身上。
而另一边等待办签证的苏大强,暂时住在了苏明成的家中。
可苏大强的生活习惯与苏明成和朱丽这对夫妇严重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