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落下帷幕,黄渤成了首个票房破百亿男演员,沈腾有了自己的粉丝个站,吴京更是凭借《流浪地球》一举拿下国内票房前两名,把自己写进了历史。春节档的热门影片,主角无一例外是男性。除了《新喜剧之王》,竟然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主角的女性角色。就连《新喜剧之王》,女主鄂靖文的姓名也是输入法联想不到的。
前两天还有“中年爆红的男演员年轻时”这么个话题上了热搜。大家感叹他们年轻时清秀俊朗的容颜,也更爱惜他们现在沉淀下来的演技实力。
巧的是还有一位中年女演员也上了热搜,《知否》里恶毒女配康姨妈的扮演者张棪琰,在新剧《逆流而上的你》中演了汪雨,又被翻出其实她也是大家的童年女神之一,《武林外史》里的朱七七。
二十年过去,校草变男神,女神变姨妈,怎能不让人唏嘘。
如果细想,就更加迷茫了——人人都知道“百亿男演员”是黄渤,吴京,紧跟其后的还有邓超、沈腾、王宝强,有谁知道“百亿女演员”是谁吗?
答案是没有。最接近的是白百何,都市小妞电影代言人。其实我是有点惊讶的,怎么是白百何?在女演员里,她不是最美的,不是最有演技的,代表作是类型片里最“轻松”的题材,怎么会成为中国票房最高女演员呢?
我突然意识到,至少是最近这些年,女演员在票房市场上,是没有多少号召力的。早些年杨幂还可以凭一己之力让《孤岛惊魂》这样的小成本烂制作收获9000万票房,让《小时代》一拍再拍。今天随着流量反噬、粉丝电影失灵,观众越来越注重电影的口碑和质量,再要说出一个有票房号召力的女演员,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还有谁。
是因为女演员演技不如男演员吗?
显然不是。就说《知否》里的张棪琰和刘琳,年轻时一个演白月光,直到今天大家还在讨论白飞飞朱七七沈浪到底爱谁;一个也曾和张国荣演过爱侣。人到中年,她们依然能把城府深重、虚伪狡诈的康姨妈和耿直心善又软弱好欺的王大娘子两个并不讨喜的配角演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那是有生命经验和生活阅历的演员才拥有的独特魅力,能在生活剧中和角色融为一体。
上期《声临其境》主题是“淑女的腔调”(我真诚建议这样的主题可以多做几期),让我们看到了李沁、万茜、秦海璐、刘敏涛四个不同年龄段不同戏路的女演员超强的配音实力。
尤其是秦海璐,好到让人跪服了真的。
她能把另一个女演员演的男人的灵魂变成女人的身体的音色(对不起,有点绕)配得恰如其分,
结尾这段“得嘞”、“好”、“过去”三个语气词的力度、停顿、语气把握得分毫不差。
也能在哭腔和戏腔中不打折扣地表达出情绪。
一点都不过火、不油腻的专业。看了这期节目,我只想说秦海璐是中年女演员之光。
还有周迅,前几天我偶然在好几个论坛里看到,一些高校表演专业的学生说寒假作业是观摩学习周迅在《如懿传》里的表演。
你看,不是缺好的女演员,甚至从数量上来说,好的女演员是超过男演员的。
但现实是,电视剧市场“大女主”红红火火了好几年,电影市场女演员却逐渐沦为陪衬。我们会因为沈腾、黄渤去选择看一部电影,却很少因为秦海璐、周迅去看一部电影。
为什么呢?
这首先或许跟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本身有关,大银幕先天有更加追求大场面、技术流的特点,不像电视相对更生活化;其次,电影的投资也更大(大投资、制作精良的的电视剧,比如《权力的游戏》,这几年才逐渐出现),这也促使它会更加往注重动作、视觉等的商业类型片去发展;而从观影习惯上来说,大多数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多少都会追求感官刺激。
随着电影工业的日益成熟,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看看当今电影最发达的好莱坞,最卖座的电影,无一不是像漫威系列、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这样的动作视效类型片。而无论基于社会文化传统,或是男女性别差异,男性在这样的电影中都具有更大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女性,则相对处于从属位置。
上世纪处于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也是如此。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龙女郎”、“星女郎”,她们在以成龙、周星驰为主角的功夫喜剧、无厘头喜剧中,扮演那些清纯的、娇俏的、可爱的美丽符号,男性心中的梦中情人,美得各有千秋。
但流水的“X女郎”,铁打的成龙、周星驰。这些女性角色的存在,无非是为了让男性角色看起来更饱满,更成功,更令人艳羡一些。而角色本身的特质,往往是重复单调而空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