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欧米 编辑/谢维平
《流浪地球》这颗“小破球”,靠着一股骁勇倔强的少年之气,一骑绝尘,在春节档的第三天凌晨登顶了冠军,迈出了中国科幻电影第一步,我们在大年初二推出了《流浪地球》的幕后故事,对它幕后所经历的多个生死时刻做了揭秘(点击蓝字复习)。
今天,我们推出流球系列的第二篇报道,集中采访了影片的视觉总监、后期制片人等多位幕后核心成员,试图对它在视效、中国科幻片摸索以及后期流程管理等工业层面上取得的成绩做出一些行业性的总结,以供行业参考。
《流浪地球》项目开创性地确立起中国科幻内核,建立起一套中国科幻前期筹备、拍摄与后期制作流程。
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小破球”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中国电影一直在创造历史,而我们荣幸作为这个历史的记录者。
好莱坞拿来主义为什么不行?
时间拨回2015年5月,中影还没拍板《流浪地球》项目。郭帆和龚格尔就忍不住,兴冲冲地去了趟新西兰,拜访全球鼎鼎大名的后期公司维塔工作室,当时筹拍《疯狂的外星人》的宁浩导演也去了。创始人之一的理查德·泰勒接待了他们,并找来了维塔数码的人一起作陪。
相聊甚欢中,龚格尔向维塔数码的人透露了《流浪地球》预算,对方脸色突变,一头雾水,“因为他们不太明白我们为什么有底气过来聊,这明显和他们平常接活的数字差太远了,这个数不止外界传的5000万美金那么少,但也确实不高。”龚格尔解释说,就在这个时候,一旁宁浩赶紧挺直了腰板说“我们预算够”,留住了维塔数码的人继续聊。
这里插一嘴,宁浩之所以这么坚持,必须敲下与维塔数码的合作,是因为他挑战了外星人数字生物角色这块“硬骨头”,这是视效中最高级别的难度。而《流浪地球》则是在编剧本的阶段,就考虑到预算的关系,把涉及最难最贵的特效部分完全去掉了。
在一连串的采访中,很多媒体问龚格尔,《流浪地球》跟好莱坞科幻片的不同?多少次他忍住了冲动想说,其实就是预算不够,因为我们“穷”。
要知道,《火星救援》制作预算超7亿人民币,《星际穿越》预算超11亿人民币,而《流浪地球》外媒报道的预算是4.3亿,远低于好莱坞的影片。
这趟新西兰之旅,促成了郭帆团队起用本土视效力量的决心,这才有了后来视觉总监丁燕来所代表的四家公司,三千多人的视效工作人员参与的故事。
虽然特效没合作,但郭帆还是跟维塔工作室合作了一部分服装道具的制作。这也是因为国内没有主演身着的外骨骼及防护服道具的制作先例。没想到这一决定,更加印证了拿来主义“水土不服”。
在拍摄阶段,维塔工作室制作的服装才用了一个月,就已经坏得七七八八了。龚格尔找到维塔工作室交涉此事,他们压根儿不相信,反问“是不是你们维护出了问题?”
但等他们来了现场后,傻眼了,原来他们服装根本经不起国内“折腾”!因为国内的使用强度远超好莱坞同期水平。按照好莱坞的标准,主演穿戴这身服装,每天穿戴6小时,实际拍摄只需要4小时。而在《流浪地球》的片场,主演花6小时穿上衣服后,24小时都没脱下来过,通宵达旦地做大尺度动作,损耗程度可想而知。
这群身经百战的好莱坞成熟工作者,面对国内拍摄现状,别无他法,只好连忙答应赶工修补。
好莱坞工业的每一环依着下一环的标准来,环环相扣。单独一环用到国内,就会脱节。为了不让其脱节,《流浪地球》剧组只能不停用“土方法”弥补上。比如说,好莱坞是固定的标准特效绿布,而我们就是“人肉”行走的绿布,随机应变。
《流浪地球》防护服概念图
龚格尔感慨,即使随着海外市场拓展、工业化发展,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地变成好莱坞。他举例曾看过的一个新闻故事,主人公探班他的好莱坞演员朋友,当时他朋友正在拍一场雨戏,身上有很多水。他下意识地抬手,准备帮朋友顺手弹一弹水肩上的水,旁边立刻有一个工作人员站出来说“你不可以弹水,这是我的工作”。
这么细小的一个活,在好莱坞,都是有明确量化分工。龚格尔认为这种量化的工种制度有利有弊,在美国,它代表专业性。但在国内,它就是不通情理。“我们中国是人情化社会,这样的量化标准不适用于国内。我们必须得保留中国情理的部分,来适应中国环境。”
中国科幻只能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中国科幻路该怎么走?
中国科幻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次美国工业光魔之旅,给了郭帆答案。
2016年6月,中影拍板了《流浪地球》项目后,中影股份副总经理赵海城带着郭帆和龚格尔去拜访了工业光魔。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次简短的官方交流,却没想到美方对《流浪地球》的故事很感兴趣,畅谈了很久,他们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感叹其“闻所未闻”。
按常理说,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都聚集在好莱坞,他们从来不缺想象力,但奇怪的是,他们却从来没有开发过,试图把整个地球推离太阳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