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年不见,王凯变“土”了!
雷东宝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宋运辉(右)一心专注技术
姐姐宋运萍(童瑶饰)甘愿为弟弟作出牺牲
发布会上的王凯也明显消瘦了
《大江大河》海报,左起:雷东宝(杨烁饰)、宋运辉(王凯饰)、杨巡(董子健饰)
制片人侯鸿亮与导演孔笙(右)
由侯鸿亮担任制片人,孔笙、黄伟执导,改编自阿耐小说《大江东去》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将于12月10日登陆东方卫视,每晚7:30两集连播。该剧立足改革开放的大背景,讲述自1978年起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里,身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三种不同经济环境中的宋运辉(王凯饰)、雷东宝(杨烁饰)和杨巡(董子健饰),在变革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该剧昨日在上海举行开播发布会,主演王凯、杨烁、董子健、童瑶、练练、施诗出席了活动。
王凯这一年来都没有电视剧作品与观众见面,这次携《大江大河》回归荧屏备受瞩目。在前天举行的超前看片会上,该剧正片首次曝光。剧中,王凯戴着眼镜、穿着背心,干瘦土气的书生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导演孔笙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时说,王凯为了找到角色定位,在形象上牺牲很大:“他演这个角色会掉粉。”随后,王凯在采访中却表示:“我当时就反击他了,我说这部剧播出后一定会涨粉才对。”
A 剧情 又是一部“男人戏”
《大江大河》是王凯、杨烁继《琅琊榜》《欢乐颂》后,与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的又一次合作,而首次加入的董子健则为演员阵容增添了一点新鲜感。该剧沿袭了出品公司正午阳光的气质,依然是一部“男人戏”。
剧中,宋运辉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他历经坎坷考入大学,毕业后到国营工厂担任技术人员,一心专注技术革新,无心利益争斗,最终取得了成功。雷东宝是宋运辉的姐夫,他文化程度不高,从部队复员后一心想要带领父老乡亲走上致富之路,是一个行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集体经济体的“代言人”。杨巡则挑着扁担、喊着“馒头换鸡蛋”缓缓出场,凭借机灵的头脑,他在商海一路摸爬滚打,是千千万万个体经营者的缩影。
前天,《大江大河》看片会播出了前两集:宋运辉与宋运萍姐弟俩同时高考过线,然而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两人中只能有一个顺利求学。在姐姐的无私退让下,王凯饰演的宋运辉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B 孔笙 极力还原“时代感”
拍摄过程中,《大江大河》剧组先后转战泾县、马鞍山、北京、南京、上海等近十地取景,“小雷家村”等场景则是根据历史真实进行1:1的还原搭建。导演孔笙说:“我们希望能将那个年代还原得更准确一些,最后完成的效果我觉得还可以,那个劲儿还是对的,因为我们也经历过。”
在服化道上,要做出那种年代感并不容易,稍微有点假一眼就能看出来。孔笙说,负责服装的工作人员太年轻,不知道那时的农村、城镇是什么样子:“我喊他们多查资料,服装先拿给我看,再给演员穿。这个过程比较累,但好歹结果是好的。”在演员造型上,孔笙也力求去掉王凯、杨烁他们的“明星感”:“我就是想破坏王凯外化的形象,给他设计眼镜造型,就是要让人物显得更真实。杨烁以后出门也不会再有人喊‘小包总’了,该喊‘东宝书记’了!”
值得一提的是,杨烁在“小雷家村”的戏份是完全按照剧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拍摄的,这种“顺拍”的流程如今已经颇为罕见。孔笙说:“那里一开头是一个很穷的小山村,虽然环境很美,但非常穷;然后,它在一步步地变化,比如土坯房变砖房,所有东西不停地在变,美术布景就跟着不停地建。”孔笙回忆起当年他的代表作《父母爱情》也是顺拍的:“顺拍的话,演员也会比较自然,从结婚拍到年老,他们有种过了一辈子的感觉。”此外,孔笙还特别提到了《大江大河》的台词,他特别强调演员说话时的状态和气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突然打开了国门,人们有一种特别的状态,很兴奋,说话都会提起劲儿。”
C 王凯 被角色情绪“牵引”
剧中,王凯饰演的宋运辉从一个最底层的农村小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拼搏,一步步实现了人生理想。对于这个角色的经历,王凯也感同身受:他自己当年在高中毕业后,也是在家人的劝说下放弃学业,接替父亲到新华书店工作。不过,他后来还是放弃了父母眼中的“铁饭碗”,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一名演员。王凯感慨道:“为了自己的理想,我那会儿就像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子一样敢闯,也不知道梦想到底能不能实现,但就这么一路走过来了。”
说到拍摄中印象最深刻的戏,王凯说:“有一场钢铁厂的戏,我们要走到特别高的地方拍,现场工作人员说最多只能上去14个人,因为太危险了,最前面领路的人身上要放一个毒气探测仪,一旦有毒气体泄漏就会警示。拍完下来之后,我们说这14个人就是‘过命之交’了。”
还有一场戏,是宋运辉的姐姐去世,他回到家里,看到姐姐的尸体就放在那儿。王凯说:“这场戏我拍了6遍,有时候是全景,或者只拍后背,导演说我可以稍微不那么使劲,让自己别那么累。但我演着演着,那个情景就牵引着我投入进去,我没有办法省劲,每一遍都是全身心投入,撕心裂肺的,极度悲伤。每演完一条,整个人感觉都是空的,身体像被掏空了6遍。演完之后,我连吃饭都没心情。”
链接
侯鸿亮:年轻人也能接受“年代感”
羊城晚报:最近播出的几部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口碑都不错,但收视都不算爆,你对《大江大河》的收视有什么期待?
侯鸿亮:口碑一直是我们的强项。我相信《大江大河》会有一个好成绩,而且真的希望年轻人能喜欢,在网络上也能有比较好的点击量。
羊城晚报:怎么让年轻观众更容易接受那种“年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