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纪录片也渐渐的出现在荧幕上,但每一部纪录片的票房似乎都不景气,在中国,记录片好像就等于没有票房已经成了一个定律,我相信,每一位拍纪录片的导演也明白,拍一部纪录片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但他们对中国记录片市场有信心,正是因为这种信心,才有了《二十二》,才有了《生门》,才有了《生活万岁》。
牛有牛生,马有马生,如果真的有轮回,那拥有人生的我们是不是很幸运?
现如今是一个网络社会,很多人在网上炫耀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有开豪车戴名表的有钱人,有无所事事满身奢侈品的富太太,有被男友宠上天的小公主。看看他们,再低头看看自己的一身狼狈,看看自己一团乱麻的生活,大家都心生羡慕。但是,生活并不像网上秀出来的那样,在这个世界的边边角角,很多人的生活比我们更要艰辛,更要苦涩。但他们都在坚持着,爱着这样的生活。
《生活万岁》就是一部带我们走进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它是由程工、任长箴共同执导的现实题材电影,讲述了15名普通中国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给孩子的家
《生活万岁》中有一位单身妈妈,她带着女儿开夜班出租。
夜幕降临,她给自己买了一碗白米饭,却给孩子买了她爱吃的海苔。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吃过路边那种几毛钱一大碗的白米饭,我没吃过。
但我知道,一块五一斤的大米绝对和十五一斤的大米不一样。
她问女儿:“你爱不爱妈妈啊?”
女儿说:“爱啊”
妈妈又问:“你怎么爱妈妈啊?”
女儿说:“我就这么爱你啊。”
说着,三岁的女儿把自己最爱吃的海苔塞到了妈妈嘴里。
一位单身女性开夜班出租已经是一件辛苦的事,一位带着孩子的单身妈妈开业间出租更是难上加难。
孩子有时会哭闹,客人有时会抱怨,还有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麻烦为难着这位单身妈妈。
但是她没有怨言,没有牢骚,只是日复一日的看着孩子一天天地在出租车上长大。
这辆出租车就好像孩子的一个家,它很简陋,但给了孩子一个母亲的全部陪伴。
她承受生活给她的所有苦难,生活也回报给她万般欣慰。
那就是孩子的那一句,我就这么爱你啊。
再也不见的布达拉宫
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外来打工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很多年不曾归家。
他们不是不想回家,而是车票太贵,时间太贵。
《生活万岁》中有一位在拉萨登人力三轮车的老头。
他老家在河南,为了养家,一个人跑到拉萨,登人力三轮。
他的年纪大了,有的时候会跟客人说,我们走慢点,有点累。
他在拉萨已经十多年,无数次路过布达拉宫,也无数次把客人送到布达拉宫。
但他自己一次也没进去过。
门票一百一张,对于他,太贵了。
一张门票是他登几十条大街才能赚来的钱。
因为身体原因,他终于要回家了。
临走前,他和一群跟他一样的外来务工者吃散伙饭,席间,老头说:我不讲金钱,我单讲为人。
第二天清晨,他走了,离开了这个与他相伴十多年的拉萨。也离开了他没有去过的布达拉宫。
十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拉萨对老头来说,是一段永远难忘的记忆。
而老头对于拉萨,什么都不是,甚至他的那些工友再过几年也会忘了他。
其实,每一个异乡客都是一样的。
可能在北京打工的人,未曾踏进故宫一步,在上海打工的人,外滩也没有他的足迹。
对于在外打工的人,他们没有生活,只有生下来,然后活下去。
心里散发出开的太阳光
爱情是什么? 是即使我也看不到,也要领着你前行。
那一对盲人卖唱夫妇,自九五年开始便在一起了。
直到现在,她的盲人丈夫还像宠孩子一样宠着她。
她问,你摸摸我的脸蛋,你觉得我是不是漂亮的女孩子啊?
他答,只要我在,不能让你自己到处去摸。
总有人说,爱情真难。
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很简单。
他们连碰杯都碰不到一起,却相伴走过了大半生。
他们是在逆境中生存的人,却从未放弃自己心里的光。
为了给子女还债的老夫妻,还没有去过毛主席纪念堂;失了恋的重庆DJ,明明撕心裂肺还要在母亲面前强装坚强;第一次高空作业的孩子,还有一点害怕;梦想是身价过亿的学校足球队员,他的T恤还没有能照到阳光的晾衣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得到而付出的卖唱歌手,还没有得到女儿的体谅。
你看,每一个人都过的不容易。
《生活万岁》真的是一部很慢很慢的电影,没有情节,没有节奏,只是慢慢的记录着他们的生活,当我们走出影院,就从他们的生活,回到了自己的生活。生活艰难,但生活有光。
牛有牛生,马有马生,人间值得,人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