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净利大跌底部盘桓 温氏股份们苦熬猪周期

2019-01-22 12:08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发自深圳

  

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发自深圳

  2018年,面对养猪业下行周期以及持续的环保重压,中国养猪业经历了非常严峻的考验。

  而在我国“南猪北养”和“北猪南运”的行业格局下,尤其是受禁止异地跨省调运政策的影响,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南涨北跌”两极分化,进而直接影响到南北地区农牧企业的发展态势,也给不少上市公司的业绩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日,温氏股份(300498.SZ)、牧原股份(002714,股吧)(002714.SZ)等农牧企业陆续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受上半年行业周期性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包括温氏股份在内多家农牧企业的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各种压力叠加之下,自救,成为了农牧企业在2018年的关键词。或是转投国资,或是牵手民资,在为资金链松绑的同时,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归属亦随之发生变更。

  在猪周期提前启动成为大概率事件的背景下,农牧企业下一步何为?各种应对策略和规划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挑战和资本逻辑?

  业绩滑铁卢

  作为中国最大的养猪公司,温氏股份近来备受市场关注。自1月7日发布业绩预告以来,温氏股份已经连续接待了四批券商和机构投资者的调研,相继发布了4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根据温氏股份2018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50亿–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79%–41.49%。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温氏股份表示,受上半年行业周期性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商品肉猪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4.42%,商品肉猪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温氏股份采访,被告知“公司领导最近很忙,无法回复采访,一切以公告为主”。

  温氏股份的生猪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温氏股份在最近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2018年商品肉猪完全成本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自2018年8月份以来,公司精力集中在防疫工作上,生产成绩略有下降,如料肉比升高等;公司防疫费用有所增加,一级消毒站的建设、消毒药物的采购及消毒站人员工资等投入;饲料成本小幅上升的影响。

  温氏股份的遭遇并非孤例。同为养猪龙头的牧原股份也难逃业绩下滑的命运。

  1月7日,牧原股份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此前预计2018年度公司的净利润为7亿–10亿元,修正后,公司预计净利润5亿–5.50亿元,同比下降76.75%–78.86%,养殖业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9.63%。

  对于业绩修正的原因,牧原股份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2018年8月份以来,活猪(包括商品猪、种猪、仔猪)跨省调运受到较大影响,产区与销区之间的差价异常地扩大。牧原股份的养猪产能分布,主要以长江以北的粮食主产区为主,也是生猪主产区。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2018年10–12月公司的生猪销售平均价格低于原先预计的水平,导致2018年度净利润低于公司先前预计的区间下限。

  “增加的成本主要用于人员、物料、运输车辆的清洗消毒。”牧原股份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养殖环节对土地和粮食要素依赖性高,所以在粮食主产区布局的大方向不会变。

  与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相比,雏鹰农牧(002477.SZ)业绩下滑更为严重。

  早在2018年10月25日,雏鹰农牧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0亿至-15.00亿元,同比变动-3861.99%至-3419.41%,养殖业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3.20%。

  上述三家农牧企业在业绩上的下滑,只是农牧行业的一个缩影。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大北农(002385.SZ)、天邦股份(002124.SZ)、正邦科技(002157.SZ)、唐人神(002567.SZ)等农牧企业发布的业绩预告发现,上述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下滑幅度在0–80.98%区间,而业绩下滑原因皆与生猪销售价格下降等原因有关。

  南北分化升级

  在天风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刘哲铭看来,在当前阶段,对农牧企业的影响更多是由于禁止跨省调运生猪而引发。

  综观中国生猪市场格局,生猪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长江以南多为生猪输入地,也就是“南猪北养”和“北猪南运”。据农业部门统计,国内单周生猪跨省调运量在200万头以上,全年生猪跨省调运在1.2亿头左右,占总产能的20%左右。

  然而,随着2018年8月以来生猪调运政策的改变,国内生猪价格亦受之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化,并对南北农牧企业带来两种不同的影响。

  一方面,北方猪肉出现滞销,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南方生猪短缺,价格上涨。根据搜猪网数据显示,1月20日,山西省的生猪均价格最低为8.2元/公斤,四川省的生猪价最高价为19.2元/公斤,两者相差一倍之多。

  刘哲铭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受生猪调运限制,导致国内产销区猪价价差扩大,使得不同地区的企业受影响程度不同;其次,为防控风险,提前出栏使得养殖成本上升;最后,种猪、仔猪调运的限制,影响了上市公司产能投放进程,使其2019年产能增长放缓。

  从上市公司产能布局来看,申万宏源在研报中表示,温氏股份约50%产能布局在“两广”(广东、广西)区域,牧原股份约60%的产能布局在河南省;天邦股份的产能主要布局在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东北和河南几乎没有布局;正邦科技的产能主要布局在江西、湖北、广东、山东。从产、销区价格分化的角度来看,温氏股份的地域布局较为合理,其次是天邦股份。

  新希望(000876.SZ)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生猪产业布局上一直坚持“在环保、原料成本适宜的前提下,尽可能多靠近主要消费区”,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成本更低,而贴近原料产地,远离消费区,所以公司目前在这方面也没有改变的想法。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下半年以来,有多家农牧企业针对调运政策事宜对外作出回应,其中天邦股份表示,公司在安徽、江苏、山东和湖北等产区的调运均受到影响。

  牧原股份则对时代周报记者确认,目前的调运政策不影响明年的出栏情况。

  而伴随逐步的升级和规范,禁止跨省调运生猪将成为长期措施。

  2018年10月6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就表示,要切实保障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正常运转,并加速猪肉供应链由“调猪”向“调肉”转变。

  2019年1月16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受活猪跨省禁运政策影响,区域间供需出现不平衡现象,产区跌、销区涨;随着各地改“调猪”为“调肉”,流通渠道逐渐通畅,产销区猪价分化趋缓。

  对于从“调猪”到“调肉”的改变,新希望方面表示,调运新规强调了运肉方式,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公司需要高度重视和研究的。

  市场机构卓创资讯分析师李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考虑饲料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因素,这种南北分化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目前,生猪调运政策较2018年已经有所放松,因此,预计南北猪价的价差将较目前水平有所收窄。”刘哲铭表示,而此前大踏步发展的“南猪北养”趋势亦略有放缓。

  频频牵手国资

  由于生猪调运受限,农牧企业短期普遍压栏卖猪难,进一步加剧了现金流紧张,融资难和股权质押比例高问题尤为突出。2018年下半年以来,大北农、唐人神等多家农牧上市公司频频选择与国资“联姻”,意图自救。

  2018年11月2日,天邦股份发布公告称,浙江省属国企农发集团向天邦股份全体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1.15亿股,占天邦股份总数的10%,要约价格为6元/股。

  一个月之后,2018年12月2日,大北农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邵根伙已就股份转让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或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

  2018年12月9日,唐人神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唐人神集团与湖南资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湖南资管将斥资3.11亿元成为唐人神第四大股东,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除了与国资联姻,部分农牧上市公司则在向深圳国资申请纾困资金未果之后,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民资,以增加生存几率。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