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内蒙古“三减、三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2019-01-21 23:08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内蒙古“三减、三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卓)1月21日,自治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年,我区重点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等方面进行商事制度改革,全区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革“红利”进一步凸显。

  2018年,我区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服务上尽可能做“加法”、审批上尽可能做“减法”、效率上尽可能做“乘法”,具体成效可归纳“三减、三促”。

  “三减”为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度缩减。2018年,我区通过推进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比2017年缩减了4倍多,确保了企业以最便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进入市场,成为全国率先全面推行这项改革制度的12个省市区之一。

  企业办证环节大幅度压减。去年6月底,自治区把21个部门的登记备案等事项整合到一个营业执照上,在国家要求“二十四证合一”的基础上,推行了“三十二证合一”。目前,全区已办理“三十二证合一”营业执照14.6万张。实行“三十二证合一”后,通过一网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理,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平均压减了15%,办理时限平均缩短了30%,材料重复交、部门多次跑,办证难、开业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减少。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自治区先后推出77项税收优惠措施,共计取消、下放和调整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一些不必要的检验、检测、认证以及涉企收费事项也被砍掉,同时,通过推行“互联网+”的新型服务管理模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

  “三促”为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商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打破了各部门长期形成的“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观念,改变了过去以审批代替监管的传统管理模式,对促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诚信体系的完善。通过实行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提高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强制性,加大了企业失信的代价成本,有效促进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局面,企业诚信自律意识明显加强。

  促进增强了市场活力。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区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732户,发展到现在每天969户,增长了32%;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从56户发展到目前的78户,增长了39%。民营企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区民营企业等各类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90万户,占全区市场主体总数的97%以上。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