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作为南京的中心城区以及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如何发挥好山水城林汇集、科教资源富集、发展基础坚实的禀赋优势,为南京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贡献力量,是区委、区政府重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正在参加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南京市玄武区委书记李世峰给出了答案。 “我们初步考虑,将突出‘一个坚守,三个聚力’,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做贡献。其中‘一个坚守’,就是坚守‘走在最前列、争当排头兵’的目标追求,以高线思维、高线目标和高线状态,努力走在高质量发展的最前列,而‘三个聚力’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李世峰说。
玄武区委书记李世峰
一是以创新发展聚动力,建设南京创新名城中心区。玄武区拥有东大、南理工、南农大以及中科院等一大批高校院所,科教“富矿”十分密集。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紧密对接全市“121”战略,努力增创以创新为引领的新优势。特别是去年,徐庄高新区成功去筹,阿里云技术创新中心、英伟达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落户,全区新增高企75家,PCI专利申请量128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474件、引培高端人才数166人等位居南京前列。
李世峰介绍,下一步将始终坚持集中力量抓创新,建设“环紫金山创新经济带”按照“一区五园、校地融合、协同集成”的思路,推动徐庄软件园、铁北红山新城、东大·南京设计名城、珠江路创业大街、玄武科技金融园、南理工科技创新园一体化发展,年内实现与驻区所有高校院所的创新合作,做强创新发展增长极,推动主城中心向创新中心、资源高地向创新高地转变。其次是完善全要素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重点整合好各类创新平台资源,用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交易市场等创新平台,发挥属地优势,鼓励引导驻区企业和高校利用平台推动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同时将重点建设一批校企对接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二是以生态文化聚魅力,建设南京美丽古都展示区。建设美丽古都过程中的“山水城林”精华所在基本都在玄武区。这几年,落实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十项行动要求,建管并重、软硬并举,推动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同步提升。如北京东路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在增设电梯、内秦淮河岸线整治等一大批工程获得好评。
李世峰说,下一步将用好用足区域内的生态人文资源,围绕建设“美丽古都展示区”,一方面建设“沿玄武湖文化产业圈”。重点加大推进沿湖东岸和西岸的一批项目,如旅游集市、国展中心、中央路224号、百子亭地块等,通过串联整合,突出把文创元素注入湖山美景,打造一批区域发展的增长点、文创产业的集聚地和城市地标的新亮点。另一方面,注重彰显区域特色,抓污染治理和显绿色底蕴同步推进,持续开展“263”专项行动,深化治气联防联控,加强“河长制”工作,推动金川河流域等水环境整治,实施明城墙遗址保护工程,精心布局一批游园绿地、慢行步道,打造绿意盎然的生态城区。
三是以品质功能聚实力,建设南京省会城市标杆区。近几年,玄武区坚持品质发展路线,一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城区经济品质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13.6%和99.8%,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58万元、全省第一。
李世峰表示,下一步努力让品质成为全区工作的特质,使区域品质高端化,重点推动一批集约程度高、带动力强的高端化产业项目,如推动以德基广场为龙头项目的街区扩容,打造融高端商贸、历史文化、智慧创新、当代艺术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落实“招商突破年”的要求,加大招商力度,加快项目推进,以高质量的高端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其次是城市功能的国际化,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布局建设一批国际化社区、国家化学校,提高区域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三是民生幸福最大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省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总要求。重点抓好三件大事,即教育布局优化、养老服务提升、医卫体制改革和二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努力创造更好、更有温度的品质生活。(黄一/文 姜海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