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市场看来已经对中国刺激经济计划做出了判断,认为北京当局提高基础建设支出将会奏效。
中国央行1月4日将存款准备金率调降1个百分点,为一年内第五次降准,这将可释出多达1,160亿美元的新贷款。
在宣布宽松货币政策的两天前,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计划今年投产新线6,800公里,较去年增加四成。
这意味着铁道建设将在2018年投资8,029亿元人民币(1,172亿美元)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相关资金将带动钢铁、铜及煤炭需求增加;煤炭将提供能源用于提炼金属。
的确,这些大宗商品价格最近几天有所好转,一方面受到中国的刺激政策激励,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再度乐观认为,解决美中贸易争端已有一些进展。
沪铜周一收于每吨47,380元人民币,较1月4日所及18个月收盘低位46,830上涨1.2%,且周二亚洲早盘交易亦延续涨势。伦铜周一收高3.3%至5,923美元,亦脱离1月3日创下的18个月低点5,736美元。
据报价机构阿格斯(Argus)评估,交付至中国的铁矿石价格自11月末以来一直在攀升,周一收报每吨74.80美元,较1月3日上涨2.6%,较11月27日所及的四个月低点64.55美元劲扬了近16%。
不过动力煤的表现是个例外,据阿格斯称,截止1月4日一周,澳洲纽卡斯尔港的动力煤船货价格降至98.40美元,前一周为99.74。
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较11月23日创下的六个月低点97.50美元上涨了近1%。
近几周动力煤陷入挣扎可能也是因为北京在12月份不鼓励进口,此举旨在将2018年进口总量控制在与2017年类似的水平。
虽然这一目标没能实现,但确实导致12月煤炭海运进口降至1,500万吨,根据路孚特所编制的船舶追踪数据,这一规模创下2016年2月以来最低单月水准。
相比较而言,铁矿石进口量保持坚挺,给近期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一定基本面支撑。
路孚特数据显示,中国12月海运铁矿石进口量为8,640万吨,高于11月的8,280万吨。
根据最新可获得的官方数据,11月未锻造铜进口量为456,000吨,高于上月的420,000吨,也高于1-11月442,600吨的平均进口规模。
要想使近期价格上涨态势发展为持续上扬,则未来几个月实货进口规模可能需要保持住或者有所增长才行。
这就意味着刺激措施必须尽快转化为实际行动,否则所带来的乐观情绪有可能消退。
当然,也有其他因素将拉动短期人气和大宗商品价格,主要是中美最新一轮贸易谈判成功与否。
虽然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就谈判发表了乐观言论,但围绕双方是否能够达成协议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协议达成,将在某种程度上推动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正常化,大宗商品应该会释压反弹,这将助长中国政府刺激措施带来的乐观氛围。
风险在于,反之亦然。若不能达成协议,或者更糟糕的是争端升级,则可能让大宗商品如铁矿石、煤炭和铜的任何涨势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