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通讯员 田凤元
1月4日清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天气晴朗,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没能阻挡花村互助幸福院张德礼老人与邻居们晨练的劲头。
每天清晨7点,只要是天气好,互助幸福院小广场音乐声响起,生活在幸福院里的老人们就会三三两两结伴儿,在小广场做健身操、散步,锻炼身体。
上午8点,晨练结束了。张德礼一进家门就向记者介绍这个家。张德礼的家有独立厨房、卫生间、客厅,还有摆放整齐的衣柜、床等。他说:“在农村,都是睡热炕。这里有厨房,能烧火能睡热炕。还有卫生间,冬天再也不用到外面去上旱厕了。2018年9月,北京大兴区科委通过扶贫帮扶结对子,为幸福院安装了暖气片,家里不用生火炉,房间又暖和又干净。”
73岁的张德礼是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花村互助幸福院的院长,2012年11月,张德礼和老伴儿搬到幸福院生活,他这个院长是幸福院老人们推举出来的。张德礼说,老人们平时都是单独居住,大家都是互相帮助,年轻一点的多关照年老一点的。“我和老伴儿都不想去城市生活,觉得没有人陪,不适应。住在这生活方便,还有人说话,儿女回来看我们也方便,我们只想在这里安度晚年。”
“农村牧区‘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贫困化’促使我们进行养老新模式探索。”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党委书记刘亮告诉记者,青壮年打工外出、农村危房亟待改造等问题,倒逼当地政府迅速做出决策,将住在危房里的60岁以上老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公共服务集中、拥有医务室、警务室、阅览室、爱心超市等为一体的互助幸福院。
花村互助幸福院于2012年5月建设,是利用该村一处闲置的小学校舍,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500万元兴建而成,可容纳72户老人居住,目前幸福院共有116位老人。幸福互助院每户配有火炕、厨房、水冲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1.5平方米的冬季藏窖、5平方米凉房、几十平方米的菜地等。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11个旗县市区,其中8个国贫县,两个区贫县。全市有农村牧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37.4万人,占全市老龄人口51.7万人的73%。农牧业人口多、贫困人口多、老龄人口多是这个城市农村牧区人口的基本现状。
“为彻底解决农村牧区老龄人口养老问题,乌兰察布市把养老问题同调整产业布局、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确立了‘三三制’城乡统筹发展新战略。”乌兰察布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强对记者说,“三三制”即引导农村牧区三分之一的人口向新农村新牧区集中,通过发展现代农牧业增收致富;引导农村牧区三分之一的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以城镇化带动转移人口市民化;三分之一的老龄、无劳动能力人口向互助幸福院集中,实现互助养老。
2012—2018年,乌兰察布市共建成互助幸福院458处,建立了符合本地实际的“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服务”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解决8万多农村牧区孤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因伤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老人和60岁以上贫困老人的集中养老问题。
撤并“空心村”“老龄村”,实现了土地和各种生产要素向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积聚,促进了农村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增加了农牧民的财产性收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李强表示,集中互助养老这种介于专业化社会养老与传统居家养老之间的中间模式,与专业化社会养老相比,农民负担得起,不脱离当地生活环境,适应性强;与居家养老相比,方便了政府服务,增加了老人之间的交流,缓解了空巢老人的孤独,为子女外出务工、发家致富解决了后顾之忧。
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的建设改变了以往由于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基础设施投资配套难、浪费大,管理服务成本高的实际状况。通过政府主导将各类涉农涉牧资金整合使用,发挥了各类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同时,也有助于将更多的涉农涉牧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向农牧业条件好的中心村镇,加快中心村镇农牧业经济发展和村容村貌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牧业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建设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的。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重大工程的实施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协调推进,达到相互促进、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李强说:“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闲置的乡镇、行政村办公场所和学校等,加以改造修缮后,用于互助幸福院的房屋主体建筑,既盘活了农村牧区闲置公有资产,又节省建设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乌兰察布市以互助幸福院建设为主体的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被列为全国农村养老工作示范试点,被民政部评为“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为贫困地区推进农村牧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年迈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养老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