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展出
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 2018-12-20
现场图片。主办方供图。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 张林报道:近日,《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在辛亥革命纪念馆1号展厅开展,将持续展至2019年3月7日。该展由辛亥革命纪念馆与江门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共展出百余件华侨护照,反映了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华侨护照发展历史。
中国人移民国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但中国人大规模移居海外却是从1840年后开始,护照即在此时产生。在清末国家贫弱、列强侵凌的历史环境下,当时远赴海外的国人往往备受欺凌,中国护照无法真正发挥保护海外侨胞权益的作用。民国成立后,中国护照的地位仍然因为国内军阀割据、局势动荡、日寇入侵等原因在国际上遭到轻视,华侨华人出行依然时时被刁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发展壮大,经济日益腾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中国护照在保障海外侨胞安全与权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通过华侨护照实物和背后的故事,展示国家强弱与个人荣辱的密切关系,真切地体悟“有国才有家”、“国强民尊”的历史真谛。展览分清代的华侨护照、民国时期的华侨护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华侨类证照三个部分。展览梳理护照溯源、近代华侨护照的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侨护照及相关政策的变化,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华侨护照的发展历史。
据介绍,本次展览展出的华侨护照,绝大部分是来自江门市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馆藏华侨护照历史跨度大、涵盖面广、种类多样、精品度较高。
现场图片。主办方供图。【知多D】中国近代华侨护照发展历史
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护照制度引入中国以保护其侨民。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驻外使领馆制度建立,并逐渐开始向华侨颁发护照,华侨护照诞生。1893年,清政府废除海禁政策,正式授予各地领事馆发给海外华侨回华护照的权利,同时国内通商口岸为华侨发放出洋护照。
民国时期,中国护照开始由各省自行印制,形式各种各样向统一机构、统一格式发展,相应的护照制度也逐步完善,并颁行了关于护照的专门法规,对护照的类别及适用人员、颁发护照机构、请领护照手续、收费标准等作出规定。护照的形式也从单纸形式发展为本式,使得护照制度向法制化迈进了重要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华侨类证照的制定和颁发也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既维护了我国出入境管理的权利,又保护了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权益,为国家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现场图片。主办方供图。【重点文物】
一、1931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护照条例》(辛亥革命纪念馆馆藏)
二、清光绪十八年(1892)驻旧金山领事馆给华商朱彬的护照(江门市博物馆馆藏)
三、1929年金山领事署给余赞扬的护照(江门市博物馆馆藏)
四、1959年胡玉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江门市博物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