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汽车缺陷召回渐成常态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

2018-12-13 08:09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图为一大批进口汽车整车停靠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赣州国际陆港。
  陈地长摄(人民视觉)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卡罗拉汽车,共计13048辆;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江淮iEV5纯电动汽车,共计4248辆;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英菲尼迪QX30汽车,共计5676辆……12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召回信息,对约2.8万汽车实施缺陷召回。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目前中国已建立起包括汽车及消费品在内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为消费者系紧“安全带”,也推动生产者更加精益求精。

  

  汽车缺陷召回渐成常态

  缺陷产品召回是国际上对产品安全监管的通行做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日本等就陆续建立了产品召回制度。通过产品缺陷召回,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今年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颁布实施的第14个年头。200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颁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并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正式建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10月21日,我国共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1712次,涉及车辆6741.83万辆;实施消费品召回1706次,涉及数量9593.69万件。“今年9月29日,因前悬架下控制臂衬套存在缺陷问题,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召回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3个品牌共14个车型332.7万辆汽车,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实施召回规模最大的一次,将对产业发展与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产生重大影响。”

  家住北京的程先生前些日子刚买了丰田卡罗拉汽车,近日接到通知车要被检修。“前两个月刚买的,没开多久,昨天就有客服人员打电话来通知我汽车有些问题要召回。”程先生说,客服人员解释说是前大灯有些问题会造成安全隐患,自己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下来。“关乎到自身安全的事情,肯定要积极配合。”

  记者拨打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咨询热线向客服人员了解到,本次召回的搭载LED前大灯的卡罗拉GL-i智辉版车辆,是由于前大灯光束高度自动调节ECU的控制软件不当,导致在车辆后部降低时(车辆满载乘员等情况),ECU不能对光束进行正确的调节,会使对向行驶车辆驾驶员产生炫目感,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主动实施召回已逐渐成为汽车和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常态化活动。缺陷产品召回作为一项涉及产品安全的事中事后处置措施,为相关企业提供了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引发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改进的救济途径。而产品缺陷的发现则主要依赖于产品的市场表现和消费者的使用反馈。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记者对今年11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召回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该月共召回13次,涉及29个车型或系列。

  国产货、进口货,统一接受召回监督

  最近,市场监管总局和海关总署明确了机构改革后的召回管理职责分工。今后,两部门建立进口产品缺陷信息通报和协作机制。海关总署在口岸检验监管中发现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进口产品,依法实施技术处理、退运、销毁,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管理缺陷产品召回工作,通过消费者报告、事故调查、伤害监测等获知进口产品存在缺陷的,依法实施召回措施;对拒不履行召回义务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向海关总署通报,由海关总署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黄国梁告诉本报记者:“这意味着,无论国内制造还是国外进口的产品,只要是以合法方式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都得纳入市场监管总局统一监督管理的产品召回管理范围。下一步,我们将抓紧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和工作体系,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推动企业质量提升。”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截至12月10日,今年共召回进口汽车9377辆,约占总数的1/3多。

  最近,新能源汽车的质量监管成为工作重点。电动汽车更加环保,而传统汽车耗油量大的情况下光油钱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近年来很多顾客更偏向购买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关注。数据显示,2018年已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40余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已组织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启动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10起,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火灾事故现场调查5次,督促相关生产企业实施召回5次。其中,召回涉及5个企业24个车型的3.56万缺陷车辆。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针对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开展专项调查,开展信息共享机制研究,进一步提升缺陷判定技术和能力,加强召回监管。

  消费品召回,别嫌麻烦

  不仅在汽车领域,我国缺陷消费品的召回力度也在显著加大。

  据了解,目前消费品召回主要包括儿童用品和电子电器产品。其中,儿童用品主要为儿童文具、儿童用纸制品、儿童鞋类、儿童服装等,电子电器产品主要为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电信终端设备等。

  自2016年1月1日《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相关部门已发布消费品召回1700余次,涉及产品超过9500万件。2018年,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问题线索,组织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开展了电源适配器及充电器缺陷技术分析,引导企业实施召回37次,涉及产品430万件,倒逼企业健全电源适配器及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

  不过,消费品召回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陷消费品召回依据的管理办法法律层级相对较低,调整的产品范围较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投放市场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缺陷识别与调查技术难度不断增加,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亟待健全。

  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主动召回的积极性不高。专业人士分析,这源于企业对召回认识不到位,心存疑虑,认为召回有损于企业自身形象,对发现的产品缺陷信息往往采取售后服务的方式处理。2017年在缺陷调查和行政约谈影响下实施召回的比例高达92%。

  国际上消费品召回完成率普遍较低,经常是相关部门发出召回信息,但消费者或者没注意到、或者不太在意、或者嫌麻烦。中国同样存在这类问题。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就需要下功夫多做消费品召回公众宣传和消费者教育工作。比如,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危险弹射类产品、指尖陀螺、抽屉柜倾倒等消费预警29期,开展儿童用品安全教育主题活动8次,多渠道广泛传播召回相关知识,方便消费者快速准确地查询到召回信息。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