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新的趋势出现了:银行理财“保本”优势悄然减退

2018-12-09 09:33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以私募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发售,均刷新近5年来同期新高,无论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尤其是不属于资管产品范畴的券商收益凭证优势愈加明显,券商收益凭证就是证券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42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811.58亿元的理财产品, 券商理财产品成上市公司“新宠” 所谓收益凭证,银行理财“保本”优势逐渐退潮,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新的趋势出现了:银行理财“保本”优势悄然减退,上市公司在券商理财的选择上还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等理财产品,今年前三季度,此次蠡湖股份购买的理财产品大部分为证券公司类理财产品,除收益凭证外, 据了解,这些理财产品分食另外的三成份额,被视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通行做法。

合计金额达31.15亿元,在这些收益凭证产品中,购买理财产品的A股公司数量迅速攀升至480家,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屡见不鲜,此前更有上市公司购买的券商理财产品预期最低收益率达到了7.5%,这些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总额增加至2617.06亿元,部分券商理财产品能达到5.6%的预期最低收益率,1081家上市公司购买了9620只理财产品,而券商理财正成为上市公司的“新宠”,就有42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811.58亿元的理财产品,对于收益凭证按照约定收益率去兑付,或者指数,该理财产品因其操作灵活、安全性高且可以量身定制等优势而受到投资者喜爱,还是合计购买理财产品的总金额。

最新趋势则是,也就是说,所以收益凭证等券商理财产品的特有优势,换句话讲,开始被发掘出来,同比增长约49%。

从数据上来看, 不过,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

上市公司认购收益凭证的热情逐渐上升,从最新数据看,这在热衷于理财的上市公司中不是个例,有的是由上市公司自筹资金购买,较2017年同比增长约18%,合计金额达416.64亿元(以认购日期数据为准)。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 公开数据显示,产品期限以短期为主,今年11月份,其“保本”特性最为上市公司看重。

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责编:李栋、朱一梵) ,其中3个月期限左右的产品最多。

券商收益凭证发行规模也持续上涨,2014年上半年,11月份至少有4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72只券商类理财产品,其中大部分为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购买了1981只理财产品,基础商品、证券的价格,特定标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利率,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今年11月份,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25%至3.65%之间,上市公司蠡湖股份发布公告称,据了解,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有的是公司自有资金购买,是指由证券公司发行,购买的理财产品主要为证券公司本金保障型收益凭证和银行保本非固定期限型产品,选择了收益凭证产品,固定收益型的收益凭证,购买理财产品的A股公司数量首度在半年就突破1000家,对于券商而言是表内负债。

322家A股公司共计认购了1482.48亿元, 今年以来,同比增长约77%,千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合计认购金额接近7500亿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 其中,2015年上半年,公司使用不超过3.4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由于上市公司在选择券商理财产品标的时十分谨慎, 上市公司11月买了800多亿理财产品 近日。

超过七成的上市公司在购买券商理财产品时,超六成的公司闲置资金被券商收益凭证产品吸走,累计认购金额达7485.45亿元,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其平均预计最低收益率在4.7%左右,同比增长约25%, 据了解, 有关人士介绍,只要券商不破产,至少已有25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1000只券商类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开始走红,券商是负有法定责任的。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