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贸易便利化加油
本报记者 郭静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办主题活动,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在11月6日举办的质量基础设施促进贸易便利化并推动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互认,实现“一个标准、一次测试、一张证书、全球通行”,是构建投资贸易信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越是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产品质量就越好,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开放与竞争是提高产业经济与服务质量的重要驱动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指出,促进贸易往来、服务美好生活,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全社会共建共用共享质量的关键作用。张茅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契机,充分发挥标准在创新、规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标国际标准和世界先进水平,解决标准缺失、滞后、老化问题,弥补民生和安全领域短板;要紧跟科技创新步伐,研究建立新一代计量技术和基准;要加大认证认可改革力度,规范认证市场和收费,清理认证乱象,提升认证认可公信力,扩大国内短缺的认证服务进口,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大检验检测改革力度,强化市场开放与竞争,打造一批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司长谢军表示,作为中国计量的主管部门,市场监管总局十分重视中国计量体系的国际化发展,以开放和国际接轨为原则,着眼计量领域的多边和双边交流与合作,既为国际计量互认制度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又积极加入和签署计量互认协议,并推进计量互认制度有效实施。
全面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化标准先行意识。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崔钢介绍,标准是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技术基础,“积极通过标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推动专业领域标准一致性程度提升,通过与相关国家开展标准互认,将为市场提供便利”。
近年来,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为质量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在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以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为例,截至去年,虽然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超过3.6万家,但百人以下机构数量占比96%,仅为本省服务的机构数量占比88%,能够提供跨境服务的机构不到300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司长许新建说,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高,“小散弱”现象突出,高端服务供给不足,竞争能力不强,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制约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行业发展。
对此,许新建表示,应当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机会平等,系统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发展,将进一步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