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财经 > 要闻 > - 正文

最长牛市终结,美股彻底崩了

2018-12-22 17:15 来源:中国基金报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最长牛市终结,美股彻底崩了!美加息重创全球,A股再度逼近2500点,"乱市买黄金"时刻又到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凌云

黑色星期四。美联储加息第二天,美股再度暴跌,三大股指续创一年多新低;油价也持续下跌,市场避险情绪上升,黄金不断走高。

美股全市场市值从10月初的44.78万亿美元,跌至目前的38.55万亿美元,蒸发约6.2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万亿元。而目前A股全市场市值不过48.6万亿元。

今日开盘亚太股市继续受挫。目前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富时新加坡STI指数均呈跌势。日经225指数续创去年9月以来新低。

A股、港股开盘均下跌,上证指数、恒生指数跌幅均在1%左右。A股房地产领跌,消费、医药、金融等板块持续下挫。

三大股指持续下跌

美股或进入熊市

隔夜收盘,美股三大股指全数收跌,本周已连续4个交易日暴跌。自10月前后创下历史新高以来,三大股指一路震荡下跌,不仅抹去年内涨幅,还续创一年多新低。

昨夜,标普500指数跌近1.6%。9月21日标普500创下2940.91的历史新高,目前已跌去约16%。

纳指昨夜跌逾1.6%,距离8月末的历史高点8133.3,跌幅也已近20%。

道指大跌2%,相比于10月初创下的高点26951.81,目前已跌超15%。

据华尔街普遍接受的熊市定义是股市较近期高点下跌至少20%。由此来看,美股距离进入熊市只有一步之遥。而近期的暴跌,可能是史上最长牛市转熊的前兆。

美股暴跌是加息之过还是反应过度?

市场分析认为,美联储决定以目前的速度缩表,是造成美股波动的原因。有分析师指出,“美联储的缩表节奏相当于从市场抽走6000亿美元的资金流。每一个牛市终结时美联储总会犯政策错误——这就是规律。”

BTIG首席股票策略师朱利安伊曼纽尔也表示:“我们曾强烈建议美联储不要在昨日加息。这完全是节奏的问题,美联储忽视了缩表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没有注意到美股的暴跌。”

美国财长姆努钦周四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认为,美股是“完全是反应过度了”。

“市场显然对美联储的本次加息有了预期,这已经反应在债市和联邦基金市场上。”姆努钦说道。“我认为(周三、周四美股的暴跌)是对鲍威尔的言论感到失望而已。”

前美股财长萨默斯周四发推称,美联储“正在对美国经济施加不必要的风险。无论是从物价还是金融稳定的角度来讲,都不需要美联储来加息。”

道明证券全球利率策略主管Priya Misra认为,虽然美联储下调了2019年利率路径预估中值,但也调低了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前景,这引发了对联储过度提高借款成本的猜测。

“我认为这是一种对美联储政策错误的想法”,Misra说。“美联储正在释放继续加息的信号,这是个错误。市场已经对此感到担忧。遗憾的是,美联储没有减轻太多这种担忧。”

科技股持续领跌美股

美股近期的暴跌,几乎都由科技股领跌,昨夜亦如此。

隔夜收盘,FAANG五大科技股,除了Facebook微涨0.12%,苹果、亚马逊、奈飞均跌超2%,谷歌跌逾1%。此外,推特暴跌11%,SNAP跌逾6%,特斯拉跌超5%,微软、英伟达等均下跌超过2%。

从10月初至今,五大科技股市值从当时的约3.53万亿元,跌至目前的2.66万亿元,市值蒸发约8700亿美元。

据Wind数据,美股标普500的GICS信息技术板块中,共有70只个股。自10月3日以来,英伟达以52.8%的跌幅居首,两个多月时间已腰斩;其余8只个股跌幅在30%-45%之间;下跌超10%的个股有55只,占比近80%。

逾8成中概股年内收跌

中概股昨夜跟随美股大跌,27只中概股跌幅超10%,领跌中概股的泰克飞石跌幅约35.37%。互联网科技股也多数收跌,优信跌18.22%,蔚来汽车跌4.54%,拼多多跌3.72%,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均跌逾1%。

美股全市场共有210只中概股,截至目前年内下跌的有173只,占比约82%;67只中概股年内腰斩,跌幅超50%。

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中概股,阿里巴巴年内跌幅21.64%,百度下跌幅度约31%,京东年内已腰斩跌超50%。

此外,搜狐、唯品会、搜狗年内均实现腰斩;微博、新浪、携程等跌幅均超40%;刚上市的腾讯音乐已跌去近13%,拼多多上市以来也跌近20%。 

多重因素致油价持续大跌

昨日油价继续大跌,美、布两油跌幅扩大,WTI原油跌逾4%,逼近46美元关口,创17个月新低;布油收跌4.44%,跌破55美元关口,这是2017年9月来首次跌破55美元关口。

油价大跌也给埃克森美服、雪佛龙等能源类个股带来压力,两家公司周四均收跌2.5%以上。

本次油价大跌,市场分析主要是由于美国库存大幅增加,且市场预估页岩油产量将创新高,助燃供应过剩忧虑所致。同时近期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呈现出放缓迹象,令投资者重新评估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前景。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