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召开之际,这里讲述的,是近20年来上海进境展品提档升级与海关监管方式创新的故事。
展览的意图,一为文化交流,二在于贸易之前端。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超过5000件的展品首次进入中国,它们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只为亮相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
其中,有来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化妆品及佐餐调料,这个中美洲岛国与我国几无贸易往来,但为参加进博会,不惜辗转多个国际航班;有第一次走出欧洲来华参展的龙门铣床,总重近200吨;有来自芬兰UPM集团的“镇店之宝”生物概念车Biofore,代表了当下森林行业前沿研发技术;还有进博会单体价值最高、身价2亿元的来自意大利莱奥纳多直升机公司的AW189直升机……
面对这些新奇特的进口展品,驻守在国门关口的上海海关关员们无疑是最早的目击者、见证人。
事实上,近20年来,越来越多前所未见的产品从地球的各个坐标点出发,目标上海,云集黄浦江畔,传递着国内消费者一个愈发具体、清晰而强烈的需求——“在纽约、巴黎、东京能看到的展品,我们在上海也能看到!”
进博会首票和最重展品如何通关?
9月11日,来自芬兰UPM公司的一辆价值3万欧元的生物概念车Biofore,从芬兰经布鲁塞尔运抵上海,成为进博会首票进境展品。
这天,距离进博会开幕尚有55天,这不禁让人疑惑:Biofore为何如此迫不及待?芬兰UPM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利益相关方关系总监马源源道出缘由:“公司原定海运,但为了同后期展品进境高峰错开,我们打足提前量,而且选择了空运,从而更从容地布展。”UPM集团在华发展已有20年,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其展品提前来沪,足见公司对进博会和中国市场的重视。
但马源源没想到,她大可不必如此着急。为了此次进博会,上海海关率先在现场业务二处设立了进博会海关专用窗口。Biofore报关时,用一张进博会物资证明函,就享受到了优先申报、快速放行的绿色通道待遇。该票展品于9月11日上午10时报关,下午1时,Biofore就已被装上集卡,驶离东航保税监管仓库。由此,进博会首票通关进境展品,实现了不足3小时快速通关和提货纪录。
首票展品通关之后,10月9日,进博会最大“吨位”展品、 来自德国瓦德里希科堡机床公司的龙门铣床运抵洋山深水港。尽管它是个总重近200吨的大家伙,却是做精细活的高手。据介绍,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最先进的机床精度约在8微米,而这台龙门铣却可以控制在4微米内。但是,这个大家伙要“挪窝”,德国公司将它分装在了12个集装箱内,其中货物数量可谓庞杂。
上海海关现场业务二处戴从容主任告诉记者,对于此票展品,洋山海关提前了解展品进境安排,第一时间联合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实施登临检查,并依照进博会快其中速绿色通关作业流程,将风险预估做在前头,并在报关单证清晰情况下审核和快速放行。”因此,龙门铣这张大“床”,经海关关员快速审核后,短短数秒便通关成功。
“莫奈”预约半夜4时商场查验
2000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创办第4年,迎来了一件“重量级”展品——重达2.5吨的罗丹大型雕塑《思想者》。这尊名作初来乍到,便见识了中国买家的购买力——艺博会后,浦东联洋土地发展公司以100万美元买入,成为当时国内所有艺博会最大的一笔境外作品交易。2002年,参展上海艺博会的法国新现实主义大师恺撒的名作《大拇指》,又被上海证大集团以260万元人民币购藏。再往后,上海艺博会愈发国际范,伦勃朗、夏伽尔、雷诺阿、米罗、毕加索等大师作品踊跃前来,与上海艺术爱好者们咫尺相见,成交纪录也被一再刷新——2009年,即便笼罩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之下,上海艺博会成交量依旧突破5000万元,2010年达7000万元,至2017年,已创下1.5亿元天价成交。
上海海关现场业务二处展览品监管科科长蒋雪敏记得,2011年,上海掀起一股“毕加索热”。当年10月,毕加索中国大展在世博会中国馆举行,共展出《扮小丑的保罗》《女子头像》等62件毕加索的绘画、雕塑作品,投保价值超过70亿元。要知道与大多数画家一生穷困潦倒不同,毕加索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世时就亲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全世界前十幅最高拍卖价的画作中,他一人就占据四席。为了这次中国大展,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亲临上海,亲自指导布展。
如此高规格珍品来沪,也让上海海关倍感压力,因为所有展品都需要处于特定的恒温、恒湿环境,无法像普通货物通关一样在机场开箱查验。问题倒逼改革,针对海外高价值艺术品等特殊展品,上海海关专门推出快速提前报关、空港直接验放等“直通式通关”试点。2011年9月21日至9月30日,62件毕加索作品分8批运抵上海,共计56个木箱。它们在浦东国际机场直接加封入境,采用专门的运输车辆运抵世博会中国馆,再存放于一个40尺的恒温、恒湿专用集装箱,体验了从机舱门到场馆门的“门到门”式服务。
毕加索之后,2014年3月至6月,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再度引发轰动。不过不同于以往,莫奈《睡莲》等55件真迹,极具创意且史无前例地进入K11商场展出,旨在迎合人们逛着街、喝着咖啡再顺路看个高端展览的精神需求。购物中心内的艺术经,使K11的营业额增长20%,并推动商业租金提升70%,这一商业模式此后引来静安嘉里中心、环球港等纷纷效仿。
不过,莫奈特展这一创新背后的故事或许少有人知。蒋雪敏是当年的亲历者,她告诉记者,当时,上海海关针对特殊展品实施“口岸放行”和“馆内查验”相结合的模式已成为惯例,但破例的是,对于莫奈特展的“馆内查验”实行了预约制。这次特展中,有2幅油画超长超宽,加上木框长宽都接近3米,但K11商场的运输通道宽仅1.9米,而且没有一部电梯能装得下。权衡再三,主办方只能采用楼梯吊搬之法,但考虑到商场白天人流量很大,搬画唯放在半夜三更进行。蒋雪敏记得那天,展品进境后在口岸直接加封放行,因布展时间十分有限,主办方与上海海关预约了凌晨4时现场开箱查验。上海海关十分配合,夜间派员至场馆,监督拆封条和查验,随后展品还必须再放入恒温恒湿的保存箱内超过24小时,以适应K11的展馆环境。正是因为上海海关贴合了主办方之需,为此后布展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全球顶级豪车欧洲上海间“走穴”
不独艺术品,不断刷新进口纪录的展品,还有飞机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