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生活 > 娱乐 > - 正文

50年前的上海,一个女明星决定去死

2018-11-24 04:31 来源:互联网综合
东方财经 更多文章>>

原标题:50年前的上海,一个女明星决定去死

1968年11月23日清晨,上海音乐学院女生宿舍楼里突然传来一阵突兀的叫喊,“韦耀,家里出事了,快回去一趟。”安静的早晨,这声呼喊显得格外刺耳,惊动了整栋宿舍楼,女生们已经纷纷起床,站在寝室门口观望那个被急匆匆叫走的女生。

韦耀就是姚姚,大明星上官云珠唯一的女儿。彼时,她是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学生,然而学校停课了,不少教授老师们被关在隔离室、牛棚和监狱里,学生们都等着被分配去乡下的农场劳动。姚姚也是,她的弟弟灯灯已经去了山西插队,不出意外的话,几个月后,她也即将跟着1968届的毕业生去到溧阳。然而就在这个已经入冬的、继续等待着分配的寻常清晨,她接到妈妈跳楼自杀的消息。

姚姚匆匆赶到家里,继父说已经把人送到医院去了,她又从家里赶到医院,医院说人死了,已经送火葬场了,她又赶到火葬场,火葬场说已经和死掉的反革命分子集体火化了,没有骨灰。整整奔波了一天,姚姚再也没见到自己的妈妈。

1、

姚姚在学校里的名字叫韦耀,跟她的妈妈姓。

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荦,是江苏长泾人。战争爆发后,她跟她的第一任丈夫张大炎逃难来了上海。来上海的那年,韦均荦18岁,她和张大炎已经有了一个1岁的儿子,小名叫恬恬。

在上海,张大炎教书谋生,韦均荦在国泰电影院旁边的何氏照相馆应聘做了开票员。上班的第一天,容貌清丽的韦均荦就成了照相馆的橱窗女郎,在充满欲望和机会的上海滩,朴实的乡下姑娘逐渐变得喜欢穿衣打扮起来。不久后,在相馆老板的帮助下,韦均荦得以进入华光戏剧学校。

华光戏剧学校是抗战爆发后上海最好的一所演艺学校,九·一八以后,原本在上海发展红火的影业公司和明星、影人们纷纷南下香港避难,留守上海的戏剧界精英们,则联合办起了这所戏剧学校。韦均荦算是华光第一届的学生,跟她同届的学生中,还有一个比她小三岁的男生,名字叫谢晋。很多年后,他成了著名导演。

当时由张善琨经营的新华电影公司正准备大制作筹拍商业片《王老虎娶亲》,决定启用新人女演员,就在华光的学生当中挑到了韦均荦。导演卜万苍为其取了艺名上官云珠,云珠寓意高悬云天的闪耀的明珠,新华公司为此还专门召开发布会,介绍这位公司力捧的明日之星,在报纸上大肆刊登宣传,一时之间上官云珠这个名字火遍上海滩。

谁知电影上映时,大家才发现女主角临时换成了影星童月娟,张善琨的女友。被临时替换的上官云珠,不但没拍成戏,反被新华公司倒打一耙,有人放出风声暗讽她是草包,演不了戏,且一口吴语,说不好国语。前后才不过一个月,上官云珠就经历了一夜爆红,又一夜爆衰,甚至到了万人嘲的地步。

2、

在外拍戏碰一鼻子灰,回家也不安宁。传统读书家庭出身的张大炎难以忍受妻子在外抛头露面,两人的争吵越来越多。几年后,凭借几部话剧作品,上官云珠终于在上海滩戏剧界站稳脚跟能,她开始时不时送时兴的领带、外国香烟和巧克力给摄影师,跟别的女演员一样,为的是使自己在镜头里好看一点。据说她演的第一部戏是一部叫《玫瑰飘零》的粉戏,女主角是大名鼎鼎的李丽华。

她后来认识了编剧姚克,他是当时演剧界名声响亮的才子。作为留洋回来的文人,姚克翻译过大量鲁迅的著作,跟鲁迅成为来往密切的朋友。后来鲁迅过世后,姚克是他的十个抬棺人之一。身为知名编剧的姚克,为上官云珠带来了许多帮助。她有时会去姚克家讨教剧本,恬恬没人照顾的时候,上官云珠就骑自行车载着儿子一同前去。

1943年,已有了名气的上官云珠与张大炎协议离婚,同年与姚克结婚。她搬出当年逃难来上海落脚的阁楼,搬进了法租界的花园洋房。第二年夏天,这对还处在热恋中的夫妻生下一个女儿,他们宠溺地叫她宝贝,直到快上小学时,才用上姚克才给她取的名字“姚姚”。

跟同母异父的哥哥恬恬不同,姚姚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就算是在战乱的年代,她穿的也是普通人家穿不起的订做的皮鞋,像上海有钱有教养的人家那样,每个礼拜由保姆陪着去上钢琴课,她还有一个陶瓷的新式娃娃,那是大多数上海小女孩都没有玩过的娃娃,因为它很贵。

可惜这对轰动上海滩的明星夫妻的婚姻没有持续很久,姚姚快到两岁的时候,上官云珠跟南国剧社去北方演出,留在上海的姚克爱上另一个富家女子。上官云珠回来发现后,立即与他离了婚。才刚刚学会叫爸爸的姚姚,突然就没了爸爸。

四年后,上官云珠跟兰心剧院的经理程述尧结婚。这年姚姚6岁了,在这之前,姚姚在家里常见的还有两个叔叔,时常来家里一桌吃饭的妈妈的同事蓝马,和经常在家待到很晚才走的贺路,后来他们都走了,只有一个极和气的长脸叔叔留了下来,他说一口客气的北京话。

姚姚7岁的时候,有了一个叫灯灯的弟弟。那时被带回长泾的恬恬刚好来上海读书,恬恬大姚姚7岁,姚姚大灯灯7岁,三个孩子共同拥有妈妈和一个好脾气的“爸爸”。

3、

50年代初,上海演艺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主流的姨太太电影被视为堕落腐坏,演艺界最红的明星是从解放区来的,二线的比较受重视的,也是重庆的国统区来的,最差的就是一直待在作为沦陷区的上海的。在当时的文艺界,好不容易从底层奋斗到功成名就的上官云珠,突然一下成了末流。

为了有戏演,上官云珠开始再不接什么交际花、姨太太的角色,那些她最擅长的,有着复杂人性和命运的“旧女性”,越来越不被公众接受。她本来最爱穿旗袍,在同时期的演员张瑞芳眼里,上官云珠非常漂亮,平时上班也很会打扮自己,是个精致得连手绢颜色都要跟每天的服装搭配在一起的人。她爱穿乔其纱镶边的长旗袍和绣花鞋,乌黑的发髻上点缀几朵茉莉,耳垂上坠着红宝石,再摇着一把小巧的檀香扇。然而从那时起,她就脱去旗袍换上列宁装,拼命地下工厂、部队、农村,慰问演出,累出了肺病。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